第112節(2 / 3)

底下的禦史其實已經等了好久,就等聖上視朝,打算就此事發表看法,忠言逆耳先彈劾聖上一番。但見聖上率先自責起來,話到了嘴邊,不得已重又咽了回去。

殿中燈樹上燃著通臂巨蠟,聖上的臉色看上去蠟黃,大有打下江山後力竭之感。甚至說上一段話,他都要喘上兩口氣,這種狀態,與先前意氣風發時候,實在大不相同了。

眾人仰首望著,心下對大勢隱約有了預感,也許這太子監國,會長久維持下去了。

但出乎預料,聖上對這件事忽然下了決斷,“朕雖身在其位,對國事卻力不從心,與其掣肘太子,不如委以重任,讓太子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崇慶帝治國無道,導致前朝國力大損,要想根治這頑疾,須得有雷霆手段。朕看太子,有治國經略,大曆的將來,也須仰仗在場眾位多多扶持,才能保得國運重上正軌。”說罷,拍著龍椅扶手複又道,“年後二月,太子大婚,待昏禮完成,即著令太子繼任大寶。朕呢,戎馬半生,也享幾日清福,退稱太上皇,與皇後上東都住上一陣子,調理調理身子。朝中不論何事,隻需與太子商議,不必問朕意思就是了。”

淩溯聞言忙起身拱手,“陛下,臣前幾日不是與陛下說好了嗎,陛下怎麼又改主意了?”

聖上笑著搖頭,“這件事朕思量了再三,才這麼決定的。”

滿朝文武雖說心下早就有數,但真正聽聖上這樣表態,還是要大力挽留的。

辛道昭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正值壯年,一時抱恙,加以調養便會康複,如何想到退任太上皇了呢?太子縱有謀略,也須君父指引訓導,陛下大可令太子繼續監國,待聖體大安再歸政,豈不兩全其美嗎?”

可聖上擺手,“這件事定下了,就不再更改了,我知道眾卿赤膽忠誠,日後便將這份心,用以替朕輔佐太子吧,也不枉朕與眾卿君臣了一場。”

後來這消息傳到居上耳中,居上悵然若失,“大婚之後就要即位嗎?那這太子當不了多久了啊。”

淩溯納罕地看她,“你不想當皇後嗎?”

居上瞥了他一眼,“當皇後,哪有當太子妃自在。”

畫船在夜晚的河麵上緩緩飄蕩,河岸兩邊懸滿花燈,倒映在河麵上,有女郎結伴從堤岸上走過,人影在水麵輕顫。

淩溯看得出,她心裏還有話不曾說出來,便蹭過去和她並肩而坐,小心翼翼地打探:“你有什麼困惑,我可以為你解答,譬如當上皇後,有什麼是令你憂心的嗎?”

居上立刻扭轉身子正色問他:“郎君,你以前說過讓我為你清理後院的,這話還算數嗎?”

淩溯說當然。

“那我要讓你周圍寸草不生,你也沒有意見吧?”

淩溯頷首,“我有你就夠了。”

可居上還是很苦惱,往後一倒,靠著船篷喃喃:“這事太難了,到時候別說朝中大臣要諫言,恐怕陛下與皇後殿下也會不高興。”

淩溯卻毫不擔心,緊握住她的手,偏頭笑了笑,“我自然有說辭應對,你隻管放心大膽,嫁我為妻吧。”

第81章 居上。

整個元月, 家中都很忙碌,居上和居幽的婚期近在眼前,九兄與顧家春風的婚事也要趁著年後趕緊過禮。像問名和納吉這樣的環節, 因都相熟, 基本可以略過, 最後精簡一番, 直接跳到了請期,讓司天監的監正排了個好日子,說五月初六正相宜。三嬸給遠在營州的三叔寫了封信告知, 一個月後收到回信,三叔也對這門親事很看好,說是打算上疏朝廷, 趁著兒子成親的當口,請命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