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心下焦急,慢慢揪緊了膝上襦裙。這段時間暗潮洶湧,她人在宮中,心卻始終懸著,預感終有一日會出大事。自己在聖上麵前曲意逢迎多年,就是為了討得他歡心,將三郎扶上馬。現在聖上病得沒了鋼火,病成了睜眼瞎,一切終究還是得自己綢繆。
終於在傍晚時分,等來了三郎身邊近侍,說兩日之後各宮門禁軍換崗,嘉福門和通訓門上都會換成南衙禁軍,屆時打算有所動作。淩溯如今勢力太大,若是硬拚,恐怕沒有勝算,倒不如甕中捉鱉,先砍下淩溯的腦袋,另一路人馬包圍雍王府,一舉將淩洄斬殺,大功便告成了。
貴妃聽了計劃,渾身不由顫唞起來,慌忙問:“這件事可與左相商議過?”
近侍嗬了嗬腰,“大王說事急從權,來不及商議。”
但貴妃知道,淩冽脾氣急躁,裴直又瞻前顧後,主張緩兵之計,因此淩冽大事上不再與他商量,是怕裴直一套歪理邪說,動搖軍心。
然而這樣倉促起事,果真靠得住嗎?貴妃膽戰心驚地問:“大王有萬全之策嗎?”
近侍前來回稟的目的就是要讓貴妃放心,遂道有,“大王府中有七十二幕僚,自會替大王周全。不過大王亦命臣帶話給娘子,富貴險中求,坐等下去恐怕等不來加官進爵,等來的是鍘刀。與其受人拿捏,不如先發製人,外麵已經安排妥當了,請貴妃娘子安心,隻管等著大王的捷報就是了。”
貴妃其人,空有野心,但沉不住氣。近侍走後,她又惶惑不安起來,想了半晌,還是招來心腹謁者,讓他往左仆射府上跑了一趟。
裴直得知這個消息,嚇得魂兒都快飛了,喃喃道:“這沒腦子的混賬,小命不想要了。他死自去死,還要坑害裴家全族為他陪葬,蒼天啊,這可如何是好!”
其實他這舅父,當得可說沒有半分尊嚴,淩冽的倨傲不分親疏,就算你是至親,他也照樣不放在眼裏。裴家呢,確實算不上鼎盛門戶,裴直走到今日,四分靠才幹,六分靠運氣,在淩冽眼中,沒有他母親,就沒有這舅舅的高官厚祿。
一個靠裙帶關係上位的人,連外甥也不將他放在眼裏,上次利用高存意那事失敗後,淩冽就徹底與他劃清了界限,甚至話裏話外頗有怨怪他的意思,說他優柔寡斷,堪比淩溯。
淩溯優柔寡斷嗎?裴直覺得他簡直是瘋了,聽見聖上借機的一句打壓,他居然信以為真了,全忘了當初沙場上的淩溯是什麼樣的人。現在他倒是當機立斷了,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攻入東宮,圍剿雍王府嗎?
瘋了……瘋了……這事根本不能成。他瘋魔不要緊,裴家全族怎麼辦?男的充軍女的入教坊,一輩子為奴為娼嗎?
裴直倒退兩步,一下子癱坐在坐榻上,十二月的天,渾身水裏撈出來一般,冷汗順著鬢角往下直流。
家使在一旁切切勸導:“阿郎,這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等閑不能含糊啊。上回那事,太子雖不曾追究,但心裏未必不記恨阿郎。這次鬧出這麼大的禍端來,受牽連是必定的,就看阿郎覺得值不值了。”
這還有什麼值不值的,誰會拿全家性命陪他們母子發瘋!裴直活到這把年紀,上有老下有小,早過了意氣用事的階段,也看明白了,就算淩冽將來有大出息,未必會念他這個舅舅的好。眼下又要發癲,連累整個母族,自己斷乎不能裝聾作啞了,須知這樣大山壓下來,姓裴的一個也逃不掉。
家使觀他神色,試探道:“阿郎,可要去商王府上一趟,再勸勸王爺,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