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動作很快,因著都是老熟人了,也沒費多少功夫,才七八天的時間就建好了。
她把自家的雞都了進去,又去集市上買了些小雞仔。
雞仔們的活動範圍很大,她隻需要早晚各喂一遍就可以了。
她一直以來喂的都是苞米,偶爾也會喂一些稻穀。
還有她從空間拿出來的預防雞瘟的藥,所以從養雞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病雞。
隨著雞越來越多,每天的蛋也越來越多,她根本就忙不過來,畢竟還有紙要做。
一開始是劉氏每天負責撿蛋,可漸漸的,她也顧不過來了。
想了許久,江秀決定招工。
當然她也沒打算招多少,就招兩三個人試試看。
消息一放出去,來應聘的不少,每天十文錢,隻需要撿蛋,喂糧食,其他的都不用管。
江秀挑挑揀揀的,才選好了人,這首先就是人品問題。
人品好的優先,還有就是家庭情況,她一般優先考慮家庭困難的人家。
雖然她幫不了多少,但是能幫一個是一個。
於是就找了三個,都是本村的。
一個是父母早亡,跟著爺爺奶奶過活的一個小姑娘。
名字叫做冬雪,今年才十三,是個勤快的。
還有一個帶著一個兒子的寡婦楊三娘,也是個可憐人。
另外就是一個孤寡老人了,她還有個智障兒子要養。
人有了,她也就輕鬆許多了,安安心心的開始造紙。
上個月的貨都缺了,這個月得補上。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四月。
四月十六,是府試開始的日子,江秀這次就沒去陪考了。
實在是家裏太忙了,走不開,要開始插秧了。
好在兩個孩子也理解,都寫了信讓先緊著家裏,他們自己有分寸。
江秀一想也是,反正她也進不去書院,於是給他們帶了銀子去,也就由著他們了。
今天還是同往年一樣,請了人做。
花它個幾兩銀子,啥事兒都不用管。
等秧都插上了,府試的成績也出來了。
同上次一樣,李謙這次又得了第一,沈恪緊隨其後拿了第二。
接到消息的江秀高興得差點跳起來,趕緊把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劉氏他們。
府試過了就是院試,然後李謙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秀才了。
別看秀才不咋的,能享受的好處多著呢。
村裏人也都知道了,雙喜臨門,一直低調的江秀也難得的高調了一次,趁著養雞場竣工,擺了幾桌。
“秀娘啊,如今你可算是熬出頭了,你家栓子可真爭氣啊。”
“是啊,還得他爹在天之靈保佑啊。”
江秀微微一笑,“是啊,栓子上進又孝順,還是我命好。”
縣城裏。
沈恪崇拜的看你的一臉淡然的李謙,“謙哥,你可真厲害,又是第一。”
“僥幸而已。”
“切,誰信啊,對了,宋時他們這會兒估計嘴都該氣外了吧,哈哈,讓他們瞧不起人。”
聞言,李謙挑眉看了好友一眼。
宋時是他們的同窗,今年十二歲,家裏小有資產。
在李謙他們沒來之前,他就是書院中最受矚目的少年天才,平日裏趾高氣揚的。
可惜來了個李謙跟沈恪,他的地位一下子就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因此,處處針對他倆,他是本地的,又進書院得早,擁有一大批擁護者。
可想而知,李謙跟沈恪在書院的日子並不好過。
明裏暗裏沒少被擠兌,他們這種拙劣的手段,李謙自然能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