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燒錢。麵對如此緩慢的進展,不少洋務派官員也開始退縮,認為:西人的造船技術咱們短期內趕不上,要不還是買吧?咱別白費力了?
於是經費被一砍再砍。國產輪船更加難產。惡性循環。
至於尋常商行要購輪船,不言而喻,還得向洋人低頭。
洋商占著壟斷優勢,自然會獅子大開口,不足為奇。
真到要買船時,蘇敏官自會想些旁門左道。
“……那我給你指個旁門左道,”林玉嬋好似看穿了他的想法一般,微微一笑道,“你的第二艘輪船,以博雅的名義購買,托管在義興名下,你們負責行駛、維修、保養。博雅是西式有限公司,老板十分怕羞,輕易不露麵,跟洋商暫時沒有利益衝突。這樣的公司要買輪船,我想,洋商的竹杠不會敲太狠吧?”
蘇敏官眉梢一動,隨後,還是微笑搖頭。
“即便船價能減半,林姑娘,據我所知,博雅如今的資產也養不起這樣一艘船吧?”
“別急別急,還有商量的餘地。”
林玉嬋不慌不忙,笑眯眯給他斟一杯酒,然後攤開另一個筆記本。
那上麵圈圈點點,五顏六色,都是她此次長江之行,沿途記下的見聞。
蘇敏官從中看到了熟悉的細節:鎮江洋商如何為了壟斷競爭而簽訂齊價合同;九江洋商如何惡意抬價開盤、抑價收購;洋商之間如何議定收購份額,對破壞規則的友商集體抵製,而華商卻一盤散沙,各自為戰;各港口棉價如何高低不均,顯然有人故意傳播錯誤情報……
蘇敏官略略掃一眼,抬眼洗耳恭聽。
“我這幾日跟大夥討論好幾次,自己又仔細想了一下,”林玉嬋慢慢說,“洋商這些競爭手段,你我無法阻止,但也不至於任其宰割。如果能開展一些反製的措施,不說別的,起碼上海港的棉花收購價,不至於被他們操縱得這麼離譜。”
蘇敏官用心聽著,想到她方才所言“想包一艘快船”,大致推測出了這個姑娘的野心。
他垂眼,虛看著眼前的雪白餐布,收斂起溫和輕鬆的神態。再掀起眼皮時,眼中隻剩犀利的搏擊之色。
“說服我。”他解下懷表,倒轉放在她麵前,“你有半個鍾頭。”
--------------------
第184章
蘇敏官確實很有蠱惑人心的本事。懷表聲音一響, 林玉嬋狀態全滿,用力點點頭。
“航行長江的時候我就在想,”她清晰而快速地說, “如果我能知曉各大碼頭的價格變化, 做生意時肯定如虎添翼, 再也不會被洋商牽著鼻子走——當然,實時價格不可能飛到我手邊, 但就算延遲三五日, 對我來說也是很有用的參考。”
“林姑娘,再次提醒, ”蘇敏官不為所動, “單憑你每擔棉花多賣二兩銀子,不足以養一艘輪船。”
“快船從上海出發, 往返所有開埠港口, 記錄當地的大宗商品價格、洋行收購份額、以及當時當地彙率。”林玉嬋繼續說, “如果水況順利,兩周可以走一個來回。然後, 請專人將這些情報彙編成冊, 再分發到各個開埠碼頭, 以供當地華商參考。這樣一來, 雖然情報仍然有所滯後,但至少大家不會兩眼一抹黑, 被洋商像遛狗似的到處涮。”
蘇敏官一口口抿著黃酒, 聽著她語速極快的敘述,腦海中已經轉換出一幅幅畫麵, 模擬著各種可能的情況。
價格滯後不要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