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3 / 3)

洋人們隨口一說,林玉嬋渾身一激靈。

至少在目前,她的命運跟這個“野蠻政府”還是綁定的。要是這幫洋人真鬧大,戰火波及長江沿岸,她生意還做不做了。

她急中生智,叫道:“赫德先生。不如您替馬清臣先生去討說法,我相信會有用。”

她壓低聲音,湊到赫德耳邊,快速說:“隻是個胡說八道的建議,不必當真——淮軍首領是李鴻章對吧?上次海軍艦隊的事件,李鴻章是不是對你印象很好?蘇州殺降之事,不管放在誰的立場上都不是光彩事,肯定會引起輿論大嘩,你看在場的這些英國人都已經在罵人了……而你身為英國人,如果能調解好這件事,順便給郜德文——馬太太,爭取一個殉難烈士家屬的待遇什麼的,中英雙方都會承你的情……不過我隻是建議哦,攬事有風險,可能掉腦袋。”

最後一句話純屬免責聲明。赫德給自己攬了那麼多事,何時怕過掉腦袋。

果然,赫德被她一連串的邏輯推演砸得有點懵,臉上出現五光十色的表情,唯獨沒有“害怕”。│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他收起了對無辜太太的同情之色,眼中出現微微的興奮。

“林小姐,本官怎麼覺得,在你眼裏,我就是一塊磚……”

“哪裏需要往哪搬,多謝您還記得我當年在海關時愛說的俏皮話。大清官場上最需要這種粘合力強的人才,而不是……”

她悄悄瞥一眼馬清臣。他在滿堂賓客的壓力下,正笨拙地安慰自己的妻子。

她放低聲音:“而不是那種意氣用事,時刻把立場放在利益前麵,盡管給自己改了個俯首稱臣的名字,但忠誠度始終存疑的鬼佬。”

赫德沉默片刻。

他對輿情十分敏[gǎn]。方才的軍情一傳出來,他就已經打算好給哪些部門寫信,如何統一海關的立場,既維護列強也不得罪大清,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參與感。

而林小姐卻直接建議,讓他跨出更大一步,直接參與調停。

尤其是她從郜德文的角度提出的,將被殺降將作為烈士好好撫恤、善待他們家人的提議……

如果真的能促成,那正如林小姐所言,中英雙方都承他的情。

他忍不住說:“林小姐,我以為我的海關是最鍛煉人的去處。沒想到你做了兩年生意,腦子比之前更靈活。”

林玉嬋心道過獎。總不能告訴赫德,說我這一晚上都在思考怎麼把你弄出漢口……

如果急報而來的不是殺降事件,而是其他什麼輿情,她大概也會絞盡腦汁,攛掇赫德參與一下。

放在中國官員身上,這種攛掇行徑可謂大大的無禮,隻能換來一句“放肆”。

但赫德嘛……

他就像一台裝足了燃料的戰車,時刻準備殺出一片新地盤。

赫德轉身,輕聲對郜德文說了一句再見,然後接過仆人手裏的大衣。

“我其實也有此意。本來還擔心是否太僭越。”他邊套袖子邊說,“但介於林小姐以往的預感一向比較準確,且那些中國官員一貫不會對我擺太臭的臉,我覺得去跑一趟蘇州,除了時間,也不會損失什麼。再見!”

--------------------

第175章

一句話說完, 赫德已經全速進入危機工作狀態,懷裏摸出日記本,粗略寫上幾筆, 抓起手提皮包, 機械地跟周圍客人道別, 然後快步離開。

林玉嬋忙道:“哎,不成功別怪我……”

也不知赫德聽沒聽見。隻聽到皮鞋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