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立即派了欽差前往江南,暗地裏囑咐欽差,到了那裏之後,務必把這案子牽扯到寧王身上,然後借機拿下寧王,即刻押解回京。
那欽差是天子千挑萬選出來的,自然很有幾分能耐,前期的計劃也都很順利。〓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可是,兵不刃血地解決寧王謀逆案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那欽差順利完成了大半之後,難免高看了自己,再加上急功近利,於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如果不是他還算幾分急智,以頭觸柱,血濺當場,讓寧王沒有了發難的借口。且那個時候寧王還沒有準備好,一場戰火已是無可避免。
饒是如此,那一回牽連到的官員不是一個兩個,菜市口的血鋪了一層又一層,地麵的泥土都被浸透了三尺。
反倒是那個欽差最後關頭那一觸柱,天子不好再追究他的家人,算是讓他們家躲過了一劫。
經此一事,寧王更警惕了,也更囂張了。
甚至於民間還有流言,說是天子容不下寧王,所以暗命欽差陷害於他。
而今天子與朝臣如此束手束腳,就是以為民間的輿論,普遍是傾向於同情寧王的。
第137章 祥瑞
寧王的使者是空著手上殿的。
至於他要代寧王獻上的祥瑞,則是早就被大總管吳俊派人收走,進行層層查驗了。
這使者也是個識時務的,並沒有因著寧王的跋扈而傲慢無禮,反而很是規矩地朝天子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老老實實地把寧王奏疏上寫的話複述了一遍。
大意也就是:臣的封地上出現了祥瑞,這都是天子治下有方的結果,所以老天才嘉獎了天子。
這樣的好東西,我一個藩王不敢獨占,所以就派人護送它到了京城,敬獻給天子。
這話乍一聽是沒什麼不對的,反而覺得這寧王還挺忠心。
但仔細一品,就咂摸出滋味來了。
傅棠初入朝堂,對這些東西還不太敏[gǎn]。
但沒關係,他不敏[gǎn],喵喵敏[gǎn]呀。
喵喵雖然不像賢臣係統一樣,輔佐過許多權傾朝野的大人物,但若論揣摩帝王的心思,兩個賢臣係統加一塊,也抵不上它一個。
為什麼賢臣係統的幾乎每一任宿主,都無可避免地會走上和帝王對立的道路呢?
就是因為它不懂帝王的那些幽暗的心思,隻做自己以為對天下有益的決策,慢慢地就和帝王之間行成了無可避免的對立。
它的宿主想要推行自己的政策,實現自己的政治報複,就隻有鉗製住帝王,一再壓縮帝王的權利。
這樣做委實不算是個忠臣,但卻意外的誤打誤撞,變成了史官陛下最正統的賢臣,並且是與帝王君臣相得的那種。
因為在臣子心目中,最賢德的天子,自然是垂拱而治的那種;而最大的賢臣,自然是能致君堯舜上的那種咯。
而喵喵是科舉係統進化朝堂係統,帶的每一個宿主都是從基層做起的。
所以,有它帶著,傅棠可以說是下得了地方,登得了廟堂。
更有甚者,底層的官員想要順利升遷,不但要做出功績,更是要摸透上司乃至天子的心思;
想要不被同僚陷害搶功,也得能分辨得出同僚的言外之意和惡毒心思。
就比如寧王這封奏疏,明著是在盛讚天子,實際上他讚的人卻是他自己。
如果寧王真的沒有半點不臣之心,就不會讓自己的封地上出現祥瑞。
因為,藩王需要的是低調。
可他偏偏就有了,還大張旗鼓地獻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