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2 / 3)

她這個公主當的,簡直像是長工,成日裏不是批折子便是抄經書,全無牌麵。

“沒什麼可悔的,本宮所願,不過天下太平四字。”

不想讓睿王的野心得逞,倒也不全因睿王即位後,把她丟去塞北和親之故,更不隻因為幼時那些爭搶打鬧。

更重要的是,蕭瑤記得清楚,睿王第一個給季昀封侯之後,另封他為征北大將軍。

雖不知何故,季昀遲遲未曾領命編軍,但足以讓她明白,睿王的野心遠不止大琞,他所謀還有北剌,甚至南黎、東琉。

他想要的,是整個天下。

蕭瑤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她隻知道,戰火起,百姓苦。

“好,你要天下太平,臣便替你守著這太平。”宋世迦嗓音溫潤如常,卻莫名帶著千鈞分量,似是做了什麼傾其所有義無反顧的承諾。

聽得蕭瑤心頭一震,他是大琞萬民景仰的國師,本就是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生,怎麼是替她守著這太平呢?

沒等她想明白,那一襲白衣已然飛遠,消失在一片深宅中。

流雲靉靆,日光曈曨,鍾靈山氤氳的晨霧煙靄被烈日紮透了,蒸幹了,薄了幾分,露出黛色山腰。

去興國寺供經之事,蕭瑤特意叮囑過,並未聲張,隻帶著一小隊精衛,輕車簡從進山。

不愧是京城周遭香火最盛的寺廟,蕭瑤在禪房歇腳品茗的功夫,已聽到外頭敬香的人越來越熱鬧。

興國寺裏,哪怕是個掃地僧,身手都不容小覷,安危無憂,佛家講究眾生平等,是以蕭瑤捧著抄好的經書,沒帶侍從,獨自一人進了寶殿。

蕭瑤跪在佛前明黃色蒲團上,拜了三拜,起身將經書擺至佛龕前,嘴裏念了句“阿彌陀佛”。

順著嫋嫋禪香,蕭瑤的目光寸寸往上移,寶相莊嚴的佛祖顯得縹緲虛幻,仿佛真能顯靈。

總角之時,她也曾隨母後來過一次,彼時她並不信這尊金佛能護佑天下人,甚至偷偷溜到佛像後頭打了個盹兒,害得母後一通好找,差點把興國寺翻個底朝天。

哦,她還丟了一隻老虎布偶,不知還在不在這金佛後頭。

思及此,蕭瑤烏瑩瑩的眸子轉了轉,四下一望,見沒人注意,匆匆轉到佛像後頭找起來。

佛像後頭交織著寫滿梵文的彩幡,蕭瑤一時沒瞧見,撥開彩幡,正要往深處找,忽然聽到有腳步聲走進來。

蕭瑤身形登時僵住,差點被彩幡絆倒,掌心撐在金佛上,才穩住身形。

氣得她眯起眼睛,誰這麼不開眼,早不來,晚不來,非逮這時候把她堵佛像後麵,若叫人發現她這般不著調唐突佛祖,怕是又給睿王遞了把柄。

心下低咒著,便聽到寶殿中窸窸窣窣一陣,來人開了口:“你若真能顯靈,便佑她一世無憂。”

小子,你這麼跟佛祖說話,很不敬你知不知道?

欸?等等!這聲音怎麼有些耳熟?

蕭瑤身子下意識往前傾了傾,耳朵貼在金佛背後,被涼意激得輕噝一聲,忙捂住嘴巴。

外頭的人沒說話,蕭瑤心口一突突,該不會是被發現了吧?

正祈禱著那不識相的人趕緊走,誰知,又進來了一人。

蕭瑤:“……”

她一定是把佛祖得罪狠了。

“季大人,小女餘湘有禮了。”是道女聲,聽起來應是個斯文知禮的女子。

一聲“季大人”,像是在蕭瑤迷霧般的腦子裏點了一盞琉璃燈,她瞬時福至心靈,難怪她聽著耳熟,原來先來的那位是季昀!

倒是文雅,兩人竟到佛祖跟前幽會,難不成興國寺求姻緣也靈驗?若是如此,下回朝臣們再催促,她也悄悄來求一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