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的唐舉就著河水洗淨臉麵,喝了兩口水,呆呆地望著水麵上自己的倒影,看著水中倏忽來去的遊魚兒,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姓甚名誰,家住哪裏。
原來,那七七四十九顆王母珠內蘊含的靈氣實在太過,一時之間不但克製掉遍體奇毒,煉化了唐舉的奇經八脈,就連他的神智記憶也給清洗得幹幹淨淨,一塵不染了。
幸虧機緣巧合,讓唐舉先是遇見火山熔岩的炙烤,才能克製住凝固的至寒至純的珠靈陰氣,再加上陳寶二妖舍身吐化內丹真元救援,得以將唐舉從其堅無比的藍冰真棺內解救出來,否則他唐舉可就永遠變成一具不明不白的古屍,再也不可能回到人間來。
這也是機緣巧合,否則當初他和五妖屠百合就可能被凍結在溶洞內,永不見天日啦。
紅彤彤的七月太陽很快跳上樹梢,唐舉感到腹中饑腸轆轆,不由自主地歎了聲氣,漫無目的地憑意識向太陽升起的東方走去。
蔓延無際的秦嶺山係一脈傳承,聳峙縱走,飛龍環蛇,古今如是。
山中無旬日,鳥鳴澗更幽;古木方參天,飛雲已過雨。
也不知過了幾日,唐舉翻山涉水,攀藤爬崖,居然就這樣直端端直朝東方走去。
如果有獵人看到,一定會大吃一驚。在原始深山中,這個失憶少年的身手居然象猿猴那般無比矯捷。
一從體內真氣充盈,唐舉就這樣茫茫然憑著本能,不知饑渴,不辨寒暑,毫不費力地穿山越嶺而去。
這一日,看看行到一段高山深處,四周千峰疊翠,鳥鳴啁啾,唐舉突然感到腹內饑荒,就不由地停留下來,四處極目張望,忽然看到旁邊的百丈斷崖頂端似乎掛生著一些不知名的鮮紅野果,急忙攀爬過去,胡亂地采摘來吃。
這一頓好吃,那野果約有雞蛋大小,奇香無比,隻吃得唐舉幾乎連舌頭都吞下肚去,滿嘴滿手都是那酸酸甜甜的醬紅色汁液,臨水一照,他不自然地自笑起來,水中的自己簡直象個小花貓一樣。
毫不容易就著崖頂滲出的石泉洗淨喝飽,小唐舉倦意湧來,就在崖頂一方巨石麵上袒胸露腹地大睡過去。
七八月的天氣,山風習習,甚是涼爽,一覺醒來,已是半下午時分。
睡眼惺忪的唐舉趴在石頭上,忽然聽到一陣奇異的嘈雜聲,不由地暗暗爬出崖頂循聲望去。
隻見崖下的山坳落差處出現了一群忙忙碌碌的百姓,他們個個正值壯年,攜帶著繩索斧具,正然歡天喜地地圍著一棵數十人合抱粗細的古老梓樹膜拜行禮呢。
從斷崖頂上遠遠望去,那梓樹確然勢壓群林,軀杆參天,微風徐來,枝椏招展,滿樹杏黃色的花錐婆娑起舞,清香撲鼻,吸引得無數蜂蝶狂舞,方圓數裏都籠罩在它的陰翳下不見天日,倒象似一位遠古的開天巨人般威武地站立在那裏何止數千萬年。
不知為何,風中的小唐舉看到這樹,卻有點心神搖曳,在風中看來,它好象突然活起來,一副怒氣隱隱的寶嚴氣相。
那群人膜拜完畢,在樹木的東南方位支上供桌,擺放花果香燭,瀝酒敬禮,行過三拜九叩之禮,一名老頭兒圍著樹杆走了兩遭,突然拔出腰間利斧朝樹根砍了一斧,然後退開去。
接著,數十人一起圍著開口的方位,輪番賣力的砍起古樹來,原來他們是一群西秦國的禦家伐木匠人。
隻聽丁丁聲響,過了不多久,那些人突然驚呼四散開來,卻見老樹的缺口處濺出點點鮮紅的血漬來。
血漬流過之處,那原本砍開的缺口竟已完全愈合,不見了開伐的痕跡。
領頭的木匠工頭駭然下跪,帶領一大幫人磕頭如搗蒜,而後他又從隨身的錦囊裏請出一道金光燦燦的龍紋帛卷(分明是西秦君主頒布的聖旨),喃喃通讀開解一遍,爾後三番五次磕頭如搗蒜,再次焚香禮拜,指示手下圍木砍伐,。
卻見那神木隨砍隨合,絲毫顯現不出受傷的樣子,看得崖頂上的小唐舉也是冷汗夾背,目瞪口呆,三魂七魄不免驚飛了一半。
眾人大駭,兩股戰栗,幾欲先走,那木匠工頭卻是臉色蒼白,虛汗直流,最後隻得狠狠一跺腳,硬著頭皮招呼數名小孩兒齊解褲帶,一邊對樹撒尿,一邊令人伐木。
這次頗見成效,隻見童子尿灑去,那砍伐的缺口愈合甚慢,滲出的血漬也越來越淡,眾人越發興奮,一齊發喊,奮力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