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兄弟都默默點頭,隻要不馬上揚旗投蒙就什麼都好說了,無論是刺殺、收買、造謠,蒲家都是有些路子的。劉孝元還是微笑:“此外,待大蒙古揮師東下之時,還需蒲家的船隊出力,封住宋國君臣南逃的海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由海路跑到南番去。”
“此事包在我們兄弟身上!”蒲壽庚拍著胸脯道,“在陸地上,我們蒲家的人馬或許敵不過宋兵,可是到了海上,我們蒲家有2000條大船,十餘萬水手,擊破宋國水軍,根本不在話下!”
……
劉孝元和蒲家兄弟密謀著要用什麼辦法除掉大宋朝一幹良臣猛士的時候,在長江岸邊的瓜洲,陳德興和他的霹靂水軍也沒有閑著。一方麵,洗腦、訓練和培養幹部的事情都在加速進行,一個個本來挺樸實,挺正常的13世紀中國人,都被超高強度的思想教育搞成了極端民族主義者了!
另一方麵,打造三層槳座艦的工作也沒有落下,三月中旬的時候,第一艘長達十三丈的三層槳座戰艦就被打造出來,再瓜洲附近的江麵上進行了試航,速度遠遠高於相同載重的車船。車船的23個翼輪(車船安裝的翼輪數量也受到船身長度限製)靠92條大腿出力,而174支木槳則用348條胳膊驅動,二者之間的出力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是13世紀的技術可造不出後世高效率的傳動裝置,而且木質的傳動係統太容易磨損,使得傳動的效率進一步減弱。所以到了南宋,本來應該被翼輪淘汰的木槳,又再一次上了南宋水軍的戰船,出現了木槳和翼輪共存的戰船。
而在三層槳座戰船展示了其高速度之後,打造更多三層槳座戰船的工作便全麵展開,不僅揚州船場日夜開工,長江對岸隸屬沿江製置司的建康船場、鎮江船場,也受命一同打造三層槳座戰船,用於川江逆流作戰。
與此同時,陳德興也沒有忘記進行他的“殺汗大計”,而這一次用來“謀殺”蒙古大汗的法寶,則是大宋軍中非常常見的三弓床子弩和一根特別製作的好像長槍一樣的巨箭!
瓜洲大營靶場。
一架精心打造的三弓床子弩被平放在了地麵上,弩身向上架起,顯然是要拋射。三弓床子弩又名八牛弩,大概是冷兵器時代射程最遠的武器。一架製作精良的八牛弩,直射的距離可達三四百步,拋射的距離最遠更可至千步,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1500米。不過射到這樣的距離,哪怕是床子弩也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不僅殺傷力大大下降,而且很難擊中目標。所以三弓床子弩在戰場上真正顯示威力的距離,也就是兩三百步。
“大哥,已經安裝您的吩咐打造好巨箭了,您看看合不合用。”鐵匠出身,現在負責主持右軍的齊塔將一根通體黝黑的巨箭雙手遞給了陳德興。這支巨箭打造的非常特別,箭頭和箭杆的前半部分是用熟鐵鍛造而成,中間是空心的,可以填裝火藥,在這段熟鐵箭杆的中部,還留有一個小小的插口,可以插入引信。而箭杆的後半部分則是用硬木打造,箭尾還用鐵片打造的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