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說降(2 / 2)

……

嘎吱嘎吱嘎吱……

鋸木頭的聲音,已經在砲軍大營中響起,間或還有叮叮當當的敲打聲。陳德興設計的發石機並不是純榫卯拚接的,而是榫卯加鐵釘,關鍵部位還用鑄鐵件加固,為的就是耐用。

在第一架原型機之後,陳德興又讓人製作了第二架和第三架原型機,其中第二架是固定式的,第三架原型機則是機動型的。不到二十天時間,三架原型機都打造完成,還都通過了各種性能和耐用性的測試。從寶祐六年十月初開始,砲軍的工匠們便根據陳德興的要求,開始生產發石機了。此時離開賈似道給出的期限,還有足足四十三日。

瞧著眼前一片繁忙的施工場景,陳德興臉上第一次露出了滿意的表情。宋朝手工業的生產和組織水平顯然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工匠們對於分工合作打造大型器物的生產模式並不陌生,而且他們的模仿能力也相當之強,隻要有實物做樣子,很快便能照葫蘆畫瓢打造出成品來。隻是看不大懂陳德興畫出的圖樣,需要他親自下場和他們一起打造模型樣品。一來二去之後,陳德興和這些工匠倒是混得挺熟,一邊在工場中巡視,一邊還和幾個熟悉的匠人招呼,看到誰的活兒不仔細,甚至還親自上前去指導演示一番。

而跟著他一塊兒來巡視工場的,除了砲軍右軍權統領劉和尚,右軍鐵工將正將齊塔、右軍木工將正將陳碩、右軍組合將正將陸六等人之外,便是呂師虎和孔玉兩個讀書人了。

“慶之,你倒真是事必躬親啊,連木工活兒都要親自過問,頗有諸葛武侯之風了。”呂師虎和陳德興本就是世交,在臨安的時候就認識,現在更是混成了莫逆,開起玩笑來也隨便。

陳德興笑笑,將一把自己親手打造的三角尺遞還給了一名十七八歲的小木匠,笑道:“呂師兄,你覺得諸葛武侯為什麼要事必躬親?”

“殫精竭慮,以報先主知遇之恩。”

“孔秀才,你怎麼看?”陳德興又問孔玉。對於這個秀才,陳德興已經有了幾分欣賞。

“蜀少人才,又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若是閉關守險,自可安樂無事。然武侯得先主托付,素有複漢之誌,所以嘔心瀝血,事必躬親。”

陳德興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秀才,輕輕歎了口氣。諸葛亮為什麼會事必躬親他是不知道的,可是他自己為啥要那麼拚,理由卻和秀才說得類似。身邊的可用之才太少,又處於南宋這個末世,手裏麵的士卒不過兩千,若是圖個安逸享受,倒也夠了。但如果想要成就一番大業,就不得不殫精竭慮了。隻是自己沒有諸葛亮的大權,這番心思還得掩飾起來。否則,將來地位再高些,就該有人說閑話了。

想到這裏,陳德興一擺手,笑著說:“俺可不學諸葛亮,現在事必躬親是沒有辦法,軍令狀已經立下來了,若是十一月十八拿不出三百架發石機,樞密相公就要斬某的腦袋了!不過看眼下的進展,某的頭顱肯定是能保住了。待應付了差事,某家就要多買些美伎童仆,好好享樂一番啦!”

“美伎?”呂師虎聞言一笑,黑臉兒上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要尋美伎還得去臨安,慶之你這個少年將軍要是去了,不曉得有多少美伎要投懷送抱呢!”

陳德興連連擺手,苦笑道:“呂師兄莫消遣某家,臨安的行首喜歡的是風流才子,吾這樣的老粗還是在揚州瓦子巷裏尋幾個庸脂俗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