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揚州城(2 / 2)

再往前走,街道兩旁的人越聚越多,呼喚親人的聲音也被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所淹沒了。武銳軍駐紮的揚州北關大營,便在前方不遠之處了。

武銳軍是在揚州本地募集的新軍,士卒多是揚州城外的農民和漁民,蒙古大軍來襲之前,賈似道便下令將城外的農民、漁民都遷入城內安置,大部分武銳軍士卒的家眷也都遷入了城內,就在北關大營周圍搭建了許多窩棚暫居。生活來源除了揚州官府發放的少量救濟,便是士卒的糧餉了。對於這些普通士卒的家眷來說,家人戰死,便是生活來源的斷絕,便是天塌下來了……

“大哥兒,你歿了可叫為娘怎麼活啊!”

“官人,你走了可叫奴家如何活……”

“官人,你等等奴家,奴家和你一起去了吧!”

“爹爹,爹爹……”

“孺人昏過去了,快去請郎中,還愣著做甚,去請郎中啊……”

隨著武銳軍殘部的歸來,聚在軍營外麵的家眷們已經哭成了一團,有人死了兒子,有人沒了丈夫,也有人失了父親。可謂是應了自古征戰幾人回的詩句了!而回來的人,哪怕是斷了手腳,隻要還有一口氣在,便能給家人帶去一份安慰。

陳德興帶回來的六七百人,似乎是陸陸續續返回北關大營最大股的武銳軍殘兵了。幾百條在戰場上發誓同赴黃泉的漢子,大多也在呼喊答應著家人。臉孔之上哪裏還有戰勝的喜悅,隻剩下再見親人時激動的淚水了。

陳德興也不打算擋著這些劫後餘生的戰士和家人團聚,於是便下了解散的命令,隻是留下一隊在揚州城內沒有家眷的士卒交給高大指揮,負責看守那六百多顆寶貴的首級和四十八匹蒙古戰馬……這些可是陳德興他們這些人日後升官發財的憑借,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有失的!

幾個臨時的軍官和高大帶著的士卒都隨著陳德興進了大營,昔日熱鬧擁擠的營地,如今卻是空空蕩蕩,沒了多少生機。留駐軍營的管辦、機宜和幹辦等文職幕僚都不見蹤影,應該是去撫司衙門打探消息了——打探誰將接任武銳軍都統製的消息,這些文職幕僚大多是沒有官身的,現在的差遣都是前都統製盧兆麟給的,現在盧兆麟戰死,他們的前程可都堪憂了……

陳德興衝著一幹臨時的手下一叉手,笑道:“看來今日是沒法子報功了,權且到此吧,吾和高哥兒帶人守著人頭和馬匹,旁人先去歇息,有家在揚州的便回一下,莫讓家裏麵擔心。”

一日苦戰下來饒是陳德興這樣的壯漢也腰酸背痛,腿腳發軟,身上的傷口還傳來陣陣刺痛,實在是要休息調理一下了。至於怎麼報功,怎麼走門子,還是明日再說吧。

“好勒,那俺們就先告辭了!”眾人也都乏得不行了,紛紛向陳德興拱手告辭。

陳德興又拱拱手,笑道:“明日白天俺去找廖參議說話,晚上就在瓊花樓擺酒,各位可都要賞個臉麵。”

在前世混過大型國有企業,還當過遠洋輪船二副的陳德興,當然曉得人際關係是需要時常維護的。要把這些宋朝的廝殺漢攏在自己身邊,光靠在戰場上說幾句漂亮話可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