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 51 章(3 / 3)

一直到散朝後,明慎還有點恍惚。

卜瑜跟他一起走,看他一路走神的模樣,笑道:“嚇到了?陛下自從登基以來上朝,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吵來吵去沒個盡頭。”

明慎道:“陛下跟我想的有點不一樣,雖然還是一樣的凶,可是我也不知道是哪裏不一樣。”

卜瑜笑了:“您想的皇上,應當是運籌帷幄殺伐果決,在朝堂前說一不二,是這樣嗎?”

明慎想了想:“好像是。”卜瑜這麼一說他就懂了:“我知道了,旻哥哥現在在那個位置上,因為是君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因為大家都覺得皇上是不會犯錯的,即便有了錯,也不能收回,不然大家就會懷疑君主的能力。不能太過果決,讓人覺著他不聽意見,也不能搖擺不定,讓大家覺著他沒有主見。要做到這些,還要平衡各個黨派,還要達成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當皇帝真是太難了,我想過旻哥哥會很辛苦,沒想到他這麼辛苦。”

卜瑜笑了:“您原本想象的也不是不存在,隻是如今根基已經壞完了,用爛攤子來形容也不為過。陛下在盡力校正如今的風氣,你也看到了,廢除童子科,這是第一步。如若你早幾年來京便會知道,陛下做起事來,也的確是殺伐果決的。”

明慎好奇起來:“知道什麼?”

卜瑜瞅了他一眼:“不告訴你。”說完後往他頭頂一拍,道:“回禦史台罷,明大人,晚上騰出空來。陛下囑咐微臣為您在宮外選定一處住宅,微臣看了三處地方,有些拿不定主意,陛下便出資將這三個地方都買下了。您晚間要隨微臣去看看嗎?”

明慎愣了:“啊?”

卜瑜道:“您今晚拍個板,當下便能住進去。往後您想住宮裏住宮裏,想住家中便住家中。”

明慎趕緊道:“不是,為什麼是三所住宅?”

卜瑜道:“陛下的意思是未來令兄婚娶,會擇地分家,故而備用兩所宅邸,彼此相對;後來陛下又想到把您幼年的故居收回、修繕,於是就成了三所,想必明大人一直以來也想把原來的老宅邸買回來罷?”

明慎道:“可我——”

卜瑜繼續道:“陛下還說了,如果您要推諉,就讓您親自去和他說。這些錢在陛下眼中不值一提,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帝後同尊,自然也都是您的,所以不必多慮。”

明慎徹底沒話說了。

他跟著卜瑜轉了轉,轉了半晚上還沒轉完舊居。這是明氏一族的傷心地,玉旻命人重新修繕,打點得煥然一新,卻保留了許多老舊的痕跡——比如明慎跟他提過的蓮花台,他父親曾抱著他,用低啞的聲音給他講故事。他母親便在旁邊為他們打扇。

明慎的樣貌隨母,清秀動人,活色生香,性子也隨母,強得很,但有點沒心沒肺;霍冰長相隨父,狹長鳳眼一眯,便是傾倒眾生的好容顏,透著一點精明相。明慎已經快記不清他父親長什麼樣子了,隻記得當年小小的他被抱在懷裏時,他瞥見的父親的眼尾,不知道是妝沒卸幹淨還是怎樣,微微發紅,像是貼住了一片桃花,很好看。

後來聽說霍冰長得像他父親,他就自動認為霍冰和他爹長得一模一樣了,將那個畫麵層層描繪出來,就是霍冰抱著還是個小崽子的他,跟他講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短短兩年間,他迅速跟霍冰親近了的原因。

他立刻就要給霍冰寫信,卜瑜卻又給了他一個驚喜:“明大人,令兄明日便能進京了,我們提前通知了他。”

明慎高興得手足無措,反複找卜瑜確認了:“真的嗎?我哥真的明天就到?”

卜瑜含笑確認了。明慎歡呼一聲,又立刻要動身去找玉旻,看了看天色才冷靜下來:“好晚了,我今日便先不打擾旻哥哥,我明天去罷。”

過了一會熱,他又糾結了起來:“最近旻哥哥好像特別忙,我現在找他好像也不好……唉,還是不找了,寫封謝恩折子上去好了,免得耽誤旻哥哥的時間。”

卜瑜瞥瞥他,沒說話,隻是笑著告退了。

*

當晚,明慎便歇在他自己原來的家中。隻是府邸空無一人,新來的家丁他也不熟,空蕩蕩的一個大房子住起來有點怕人,明慎做了個被貓抓的噩夢,醒來時已經到了淩晨。

玉旻定的規矩是逢三、六、九日上朝,差不多是上一天休息兩天的時候,不上朝的時間裏,京官們便各自去崗位上工作。

明慎起身後直奔禦史台,先是寫了一封折子感謝玉旻給他安置宅邸,拎著折子等了半天,內閣過來接帖的人遲遲未到,隻好開始埋頭工作。

也是這個時候,明慎才感知到他和玉旻的距離有多遠——和他去上朝時望不見玉旻一樣,這是君與臣的距離。

他小聲嘀咕:“總有一天我會和旻哥哥很近的,說不定可以入閣呢。”

卜瑜打他身邊過,也小聲告訴他:“明大人,您是皇後了,正月初三與陛下成的婚,您還記得嗎?”

明慎:“……”

清吏司最近正在統計上一年的京察結果,明慎這個半路插隊的自然說不上話。他的頂頭上司——卜瑜,便給他分配了另一個任務:清吏票擬,也就是初步提出對奏本的處理意見。

本來票擬一事由內閣全權包攬,但今年來言官口水仗越來越盛,無意義的車軲轆也越來越多,內閣的老頭子們不勝其煩,幹脆讓禦史台自個兒先把自家人的折子審議一遍,通篇閑話的打回去,通過的再送過去票擬。

清吏院的票擬成員,則是一個小組,當中有幾個過完年後還在趕往京中的路上,明慎便被拉過來當壯丁。

明慎開始工作。他看了半天,覺著每一封都是廢話——拆開來看,什麼“臣發現一本好書,推薦給皇上”“聽聞皇上不喜食用韭菜,這樣不好”“皇上還好嗎?最近的請安折都隻有一個安字,字跡虛浮,是否需要補腎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