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謀劃尋地破孫郎(1 / 2)

帳中眾人無一說話,豫章是劉琮發家之地,它的重要性是無以論比,誰也不敢說棄豫章不顧的話來,劉琮猶豫不定,求助一般的向著鄧芝望去,鄧芝手撚須髯凝神思索,他知道此時此刻,能給劉琮一個建議隻有他了,像陸遜、蔣琬等人都跟隨劉琮時間不長,他們縱是有計也不能說,而他被劉琮依為心腹,在劉琮如今決斷難下的時候,他的一句話,對劉琮來說將是十分重要。

鄧芝思忖片刻,突然猛的用力一捋,沉聲道:“使君,可使子瑜水軍操運糧草,通知是儀引軍退回黃州,江東縱不能定,也要讓孫策不敢西向。”

劉琮長出一口氣,如釋重負的道:“就依伯苗先生!”劉琮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不管打江東還是回兵豫章,他都沒有意見,可以完全無條件的聽從鄧芝的提意。

帳外又有人大聲道:“報!”鄧芝眉頭一跳,叫道:“傳!”帳簾挑開,一個飛騎進來,執禮之後道:“小人奉是長史之命,傳信使君。”

劉琮知道是儀來信肯定事情非小,急忙道:“逞上來!”風柳快步過去,把信接過來呈上,劉琮展開,就見信上寫道:“是儀伏首請罪,下走已棄豫章西歸黃州,請蔡都督駐兵黃州,江東不敢不平,望使君莫以豫章為要,必馳兵以江東,糧草諸葛子瑜已押船東上,下走棄城之罪,使君凱旋之日,自當領取。”

鄧芝在一旁也看到了,長歎一聲,道:“是子羽公直不阿,知機敢言,直臣也。”

劉琮再無猶疑,沉聲道:“請伯苗先生分派人馬,兵進江東!”

鄧芝回坐帥位,大聲道:“黃忠、張勳、淩鬆、紀靈兵分兩路,各統精騎三千,一日夜之內,趕到蕪湖,接應麴義,蔣琬隨行,方卿,你日夜奔馳,趕往博望,通知麴義兵退蕪湖,畢方為大軍先鋒,田化合後,麴禮、陸勉居中,三軍立刻出發,先取當塗!”眾將一齊起身應令,依次而出,陸遜猶豫片刻,站起來道:“使君,遜願往水軍,隨諸葛子瑜大人共引軍向北,會一會江東周郎。”

劉琮想了想,陸遜一介書生,不知兵事,留他在身邊沒有太大的用處,不如就讓他去水軍吧,他的叔父陸杭、陸騏、陸驄、陸蘇四人各自統帶一路水軍,加起來有五、六千人,對水軍也是一個助力,於是點頭道:“好,水路就拜托伯言和四位叔父了,我寫一封信給子瑜就是了。”

陸遜應諾,等劉琮寫了一封信之後,拿了信帶著陸家四老出了大帳,陸杭等到左右無人之後,輕聲道:“伯言,何故引軍離開啊?攻打孫策不世之功啊!”

陸遜微微一笑,道:“三叔,劉使君部下兵精將勇,鄧伯苗掌軍有方,我們在這裏有什麼用啊,然水軍一路若能助諸葛子瑜戰勝周公瑾,那我們在豫章的地位將無可憾動了。”

陸杭恍然,陸騏在一旁得意的笑道:“三哥,伯言見識高卓,我們隻管聽著就是了。”陸杭看了一眼陸騏撚髯不語,他雖然一直在暗爭族長之位,但是他對陸遜的能力還是認可的,相信他所說的應該可行,而陸遜心中亦有他的思量,劉琮對他並不是想他想像那般看重,因此他一心想在水軍之戰上表現自己之能,讓劉琮重視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