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為伊消得人憔悴(3 / 3)

高強聽罷,心下便定,這所謂的添油戰術,若是每次添的油都足以改變雙方實力的對比均衡,那還叫添油麼?火上澆油還差不多。

當下發令,命郭藥師為前部,急趨向前,騎兵探路斥候,步兵設寨紮營,為大軍前導;韓世忠率領背嵬軍三廂一萬五千人,皆是騎兵,明日一早起行,為二陣;第三陣馬彪,自開州之戰後,他所部已被編入背嵬軍中,便由他率領餘下八千背嵬繼韓世忠之後;第四陣李孝忠率左軍兩廂,亦有萬人之眾;後日清早方是高強中軍起行之時,有林衝和索超兩支勁旅,又有左軍兩廂,加上參議司等官員牙兵,不下萬五之眾。

分派已定,郭藥師立即辭行,率領大兵浩浩蕩蕩奔赴前程,餘下官兵則就地紮營,埋鍋造飯,借著按出虎水休沐士馬,預備大戰。

到了次日,韓世忠與馬彪次第起行,前麵郭藥師亦傳來消息,沿途安全暢通,李孝忠索性吩咐麾下點起火把,人手一支,乘夜趕路行軍。此時若從高處看下去,前部郭藥師的騎兵已經行進到一百多裏之外,這條原本隻是供小型商隊往來的道路,已經千軍萬馬的往返踩成了康莊大道,營火和乘夜行軍的篝火連綿百裏不絕,宛然如帶一般。

如此聲勢,就算金兵在附近還留下了些散兵遊勇、小股部隊,也不敢靠近襲擾。到了第三日,高強將要起程之際,花榮的傳信兵也到了他帳前,將花榮從那山寨出發時所寫的一封書信交到他手中,信中詳述其計,果然與李孝忠所料略同。高強看罷,信心倍增,幾員大將相隔幾百裏,卻能想到一處去,而且是當機立斷,這仗打得是什麼水平!

一路上行來,高強雖然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前敵,奈何大軍也隻能一步一步地從地上挪過去,常勝軍的訓練之中,長途行軍是必練的項目,全軍上下猶如一部龐大的機器,一旦運轉起來,想快想慢都不是那麼容易。好在這一路上,郭藥師的前部在沿途高點都設下了守備,又建立了幾處大營地,後隊各軍得以專心趕路,速度便加快了不少。

行軍途中,流星探馬不斷到來,將前敵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中軍,等到高強行了一程,在中途休息時,一道戰報傳來,說道郭藥師的騎兵與韓世忠的一部彙合,已經追上了花榮軍,並且擊敗了正在與花榮交戰的一部金兵!

從這時起,戰報來得便更加頻繁。原來花榮果斷深入,一天以後便追上了正在後撤的一部金兵,他即刻揮軍進攻,那部金兵稍戰即退,花榮緊追不舍,夜間也不休息,三日間與敵七戰,間關前行近百裏,終於引得金兵大舉圍攻,兩軍在胡裏改山旁大戰。

至郭藥師部趕到之際,此戰已經進行了一天一夜,花榮所部兵力不及,又缺少騎兵,損失頗為慘重,縱使有郭藥師的騎兵六千人加入戰鬥,也隻是將花榮從被包圍的境地中解救出來,而不能殲滅金兵。

然而從這時開始,戰局便開始向宋軍意想的方向發展,花榮在得到援兵之後迅速發起反擊,他仍舊是將手中的兵力輪番投入戰鬥,死死咬住麵前的金兵主力不放,一旦遇到對方的大舉反擊,則迅速將兵力收縮,同時以騎兵進行突擊。

如此戰法令金兵無法脫身,等到韓世忠的背嵬馬軍趕到時,局麵立時大變,韓世忠和郭藥師的騎兵加起來超過兩萬兵馬,兵力已經在金兵之上,又是生力騎兵,而金兵曆經連日苦戰,兵疲將惰,士氣低迷,許多部族連吃飯睡覺的功夫都沒有,見到宋軍越來越多,哪裏還有鬥心?自是一戰即潰,宋軍騎兵縱橫斬殺,也不知殺了多少金兵。

高強得悉前敵戰勝,歡喜不禁,連連催促大軍趕路,又命前麵各部自行覓敵作戰,現今金兵主力大敗,哪裏還有力量能威脅到萬軍以上的宋軍部隊?

等他趕到胡裏改山下時,已是兩軍決戰之後的第三天早上,花榮已在此建起一座大營,收容金人俘虜,亦可為分散作戰的諸部提供支援。

聽說高強來到,花榮率諸將出迎,高強離了老遠便即下馬,搶步上前,握著花榮的手連聲道:“此役大勝,花節度實居功至偉,真良將也!”

他這一握,便覺得花榮手上有些不對,仔細一看,卻見花榮右手上裹著厚厚的棉紗,忙問道:“花節度,你這是受了傷?”

花榮一笑,淡然道:“無妨,隻是日後怕是開不得弓了。”高強大驚,忙即追問備細,花榮隻得說道:“日前連日與敵戰,花某也不知發了多少箭,這手指傷及骨頭,日後縱然好了,隻怕也屈伸不得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