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玉壺冰(2 / 3)

黃承彥也很舒服地微微後仰著身體,一手支榻笑道:“那又有什麼頭疼的?依我說不如就讓均賢侄下廚,做些美味佳肴滿足大家的肚子。——今日吃了均賢侄的菜,老夫忽然覺得劉使君和蔡軍師家的菜都不值一提了。”

劉琮搖頭道:“可是均小弟是客人,今日讓他做菜已經是失禮了。蔡軍師為人豪奢,又好麵子,應該不會讓均小弟下廚的。

黃承彥笑道:“麵子那裏有肚子重要?不過是蔡德珪沒有品嚐過今晚的佳肴罷了。要我說,女婿有半子之勞,就讓均小弟下廚那也無妨。他是不用擔心沒口福的——說起來,老夫倒是擔心起來了……”

左慈聽得有點莫名奇妙,就問道:“擔心什麼啊?”

黃承彥苦笑道:“我擔心均賢侄日後回豫章,我就吃不到這麼美味的菜肴了。那可如何是好?”

他這話說得愁眉苦臉,很有些滑稽。眾人都看得想笑。可劉琮轉念一想,若是今晚吃到的美妙佳肴竟然真的從此就無緣再吃,那似乎真是有些可惜了。不隻是他,就連荀攸這等多智深沉的人物,也因此略生一絲歎惋。畢竟飲食乃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更是一種天性,沒有人會真正討厭美味佳肴的。

左慈卻笑道:“此事要解決又有何難?要是黃兄和諸葛家婚事能成,那麼我義弟那就是你的晚輩,還不任你指使啊?別說為你下廚,便是把廚藝傳授你家,那也未嚐不可。”他當真獨立特行,雖然稱諸葛均“義弟”,可在黃承彥麵前又不肯落了輩分,聽起來十分古怪。

不過黃承彥雖然生在漢末,卻已經有了魏晉名士的風度,對此也不在意。他倒是聽得猛然醒悟,心想左慈這話也不錯。自己對諸葛亮十分滿意,若論才貌、家世、品行,自家女兒那恐怕還是委屈人家了;而且再加上諸葛均這妙手佳肴,那可真是大大劃算。

隻是這古代婚事,雖然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往往也是會問一下當事人的。就連那號稱批判古代禮教的《孔雀東南飛》裏,也都還有劉母詢問女兒意見的詩句不是?因此黃承彥想了一想,還是覺得讓女兒能與諸葛亮見見的好。這樣免得日後大家後悔,女兒吃虧。他就不接左慈的話頭,隻是斟了半杯酒,淺啜一口,又道:“不知道均賢侄接下來的菜是什麼?說實在的,老夫可是吃不下了,隻怕會浪費美味啊。”

這話席間眾人都心有戚戚焉。荀攸就笑道:“早知道還有如此佳肴在等著攸,今夜的晚飯真該讓肚子空著的。如今可真是有點相見恨晚了。”

諸葛均卻微笑道:“相見便是有緣,荀府君何必恨晚?均雖然年紀小,可您的肚腹,又豈能沒有一點猜測呢?”

這話說的有些一語雙關,荀攸聽得修眉微微皺起,側頭看了諸葛均一眼,見他神色自若,一時間也看不出端倪。這時候兩道甜點也都已經做好,由下人送了上來。諸葛均親自上前,為各席送上。

那冰糖燉梨的火候恰到好處,梨肉熟後剔透如玉,在燈火的光線下就有幾分晶瑩的感覺。梨汁隨著蒸梨的過程滲透在碗裏,而梨杯內則是融化的冰糖水,如今已經放得溫了。用勺子舀起就可服用。這道甜品清涼甘甜,潤喉解渴,對嗓子很好。

諸葛均卻按照身份,先自荀攸那裏送起。他恭恭敬敬地將冰糖燉梨送上席麵,口中笑道:“府君心地坦蕩,雖有小小挫折何必介懷?世人如今或許以為您是懦弱退避,但若真是知己良朋,又怎麼會不明白您的胸懷呢?正如這眼前菜品一樣:故園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荀攸清瘦筆直的身軀微微一抖,眼中鋒芒一聚,落在諸葛均的身上。諸葛均帶著淡淡的淺笑,毫不退避地迎著他的目光,口中道:“府君請用。”又施了一禮,這才退下為其他人分菜。荀攸看著這少年的身影,忽然覺得對方遠遠不似外表這麼簡單,眼中疑惑之色越來越濃重。

黃承彥坐在荀攸旁邊,聽得分明:“故園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均賢侄,你這兩句話雖然不合如今的辭賦詩歌格調,可細細一聽底蘊卻是十足。用來和這道菜一配,更是絕妙的好詞。真難為你的菜裏還能藏著這許多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