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真乖(1 / 2)

每年立秋前,六部前一年賬目經交叉審計後便該上報歸檔,這項差事一向由都察院審計司督辦,可今年趕上都察院人去樓空,皇帝便將這項權力名正言順地轉交到了內閣手中。

關乎錢的事都是要緊事。賬本一車車運進文華殿,十天半個月也沒見個風聲,便有人沉不住氣了。

兵部尚書王梁不好明著去文華殿催促,這日便私下在天香樓包廂內擺了桌酒菜,宴請內閣大學士蘇紹想探聽消息。

內閣官員大多數自律清高,極少與朝中其他的官員來往,可蘇紹這人是個例外。

他年紀不大,性子卻落拓玲瓏,待誰都是一臉熟絡熱心,有應酬更是來者不拒。所以但凡有人想探聽內閣與蕭挽的消息,都會先從他這想撬口風。

“說起來,六部去年的賬已上交了有些時日,還沒審完呢,各州的賬也因此被耽誤著,蘇大人,可知道蕭閣老目下打算怎麼個查法?”

酒過三巡,王梁才跟蘇紹隱晦地問起內閣查賬的事。

蘇紹也喝了不少,像是打開了話匣:“內閣從沒接過管賬查賬的事,如今這差事蕭閣老估計也頭疼著,我們這些底下的人辦事又生疏,難免拖得久了一些。”

王梁進一步說:“可這些都去年的賬,年底時都是清算好的,說到底也沒什麼可核查的。”

“兵部的支出多是經周大將軍手過的,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問題!”

蘇紹眯眼打量他,又醉醺醺舉起一杯酒敬他:“嗐,可大人你也知道都察院這一倒,皇上信不過別的衙門,多少差事都攤上內閣來,咱們文華殿統共就那麼點人,你說核查六部的賬目要緊,議政、修訂律法、草擬行令哪一樁事是不要緊的?您也別急,最遲拖到冬天,賬嘛肯定能弄完!”

“冬……”王粱有些笑不出來,道:“可是這賬審不完,來年撥給兵部的經費也得遲,洛京城防和西南兵署都急著要錢呢。蘇大人得了機會,還是得跟蕭閣老說說盡快推進此事啊。”

“六部一體,左右不會耽誤你們兵部一個,再說出了事自有蕭閣老替你們擔著,來來來,先喝酒,喝酒!”

話間,酒倒完了,蘇紹又招呼店家上了一壺。

王梁擱了筷子,倒是也沒什麼心思喝酒了。

蘇紹給他的酒杯斟滿,笑著說:“放心,今日這酒錢我請,王尚書隻管喝高興了!”

王梁擠出一絲笑,應承著敬了下。

蘇紹暗暗瞅了他一眼,突然半開玩笑道:“該不會,你們兵部的賬真有什麼問題吧?”

王梁一怔,捏著筷梢,發笑起來:“蘇大人說笑了。”

蘇紹也爽朗地大笑起來,“見諒,見諒!”

-

蕭挽從文華殿取回幾本賬,手頭隨意翻著。

蘇紹前腳從天香樓回來,身上還沾著酒氣,此時就坐在蕭府大院內說:“閣老,下官知道您一直想查兵部的賬,這次是個好機會。可這些是真賬還是假賬都不清楚,隻憑我們的人查不出什麼紕漏,不然也不會由著都察院糊弄這麼多年,可再扣著這些賬本硬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蕭挽:“王粱還說了什麼?”

蘇紹:“王粱是朝廷裏的老油條了,就是捅了天大的簍子,他也照樣藏得住,兵部與工部每年的開支都是最大的,他以延誤來年各地經費為理由催促內閣盡快審計,可他今日既然私下先來找下官,其中多少說明點問題。”

蕭挽合上賬本,說:“周充結黨的錢財必有一大部分都從兵部的口子出,查賬可不能光靠算盤,還得回到賬目上。要知道,兵部每年可不僅負責各地軍防和西南兵署經費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