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外的十裏亭,無數儒生穿著新的儒服在此彙聚,而且隨著時間消逝不斷有大儒出現,比如潁川荀悅、韓融、HN鄭鈞等一幹大儒。
看這架勢似乎在等什麼人的到來。
突然一個莽撞的儒生從後麵奔來,口裏大聲嚷著:“來了,來了,來了!”
眾儒生不由納罕:咦!兩位先生怎麼從後麵來?難道繞過十裏亭去的龍山書院?可繞過了?幹嘛又回來?
就在眾儒生納悶不解時,荀悅、鄭鈞等一幹大儒整了整衣服站起來,表情一改之前的嬉戲變得嚴肅起來。
突然有儒生明悟,道:“莫非是劉侯來了?”
“不錯,劉侯向來愛民如子,禮賢下士,二位先生遠來並州,劉侯豈會不來?”
又一儒子道。
劉侯果真折節下士,在這亂世真是吾等寒門士子的明主。
劉備要來的消息讓儒子們心中一暖,對晉陽的歸屬感更高。
在儒子們猜測下,劉備親率白毦兵趕來。
荀悅等人站在亭外迎劉備入亭,劉備看著周圍眾多的莘莘學子殷切的目光欣慰一笑,多年來對教育的投入沒投入,目光流轉在看看荀悅身邊的常林、溫恢、司馬孚、郭淮等以後有名的儒子心中更是熱流湧過。
亂世剛啟就有如此人才來龍山書院,想必日後會有更多的人才湧現出來。
劉備朝眾儒子團團一禮,眾儒子慌忙還禮,劉備的賢名將再次經眾人之口傳遍並州乃至整個大漢。
“稟主公,二位先生的車架僅有數百步了。”
一個身穿明光鎧的白毦兵快速衝進十裏亭大聲道。
“嗯!”
劉備擺手揮退那白毦兵,起身對荀悅等一幹大儒道:“諸位先生不如隨某出迎一下,畢竟幼安、根矩二位先生從青州跋山涉水不懼戰亂而來。”
“應該如此。”
荀悅撫須道。
劉備與諸大儒一起出亭,亭外無數儒子跟上,大隊緩緩的在報信白毦兵的引導下朝遠方的車架行去。
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對方近千人的隊伍,為首的馬車跟馬匹上不是管寧跟邴原。
你說為何如此肯定,因為上麵的都是婦幼老弱,怎會是三旬左右的管寧、邴原?
把自己該享受的待遇讓給婦幼老弱,管寧跟邴原此番帶著數百戶前來並州的事跡必定會成為士林的佳話,故劉備一定把他倆留下。
你想風靡士林的管寧跟邴原都千裏迢迢,繞過冀州腹部前來並州,可見並州多好多安全不是。
“備特率龍山書院師生前來迎接幼安、根矩兩位先生。”
管寧跟邴原看到大隊迎接的儒子亦上前,不過邴原好歹還整了整衣容,管寧卻是頭發鬆散,衣服上有泥土還有些散漫。完全是一副不拘於計、不畏權貴的逍遙誌士模樣。
管寧看著劉備雍容的衣服,周圍白毦兵華麗明亮的盔甲,龍山儒子人人穿著新衣心裏不僅有些厭惡。
剛剛還在地獄世界內打轉,轉眼就仿佛進入一個世外桃源,這種落差在管寧心裏釀成無窮的怨言,有本事為何不多救濟幾個難民,弄這花裏胡哨的給誰看,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