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舅甥相見(2 / 3)

“這個案子按照普通刑偵程序走,不難,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梁子嵋嚴肅地說,給大家吃了定心丸的同時,又給大家時限上的壓力。

舒潯回到辦公室,翻看現有的資料。

楊捷,男,四十四歲,現任治安學院副院長,基礎化學科任導師,在爆炸物研究上頗有幾分造詣,寫了幾篇論文都獲了學術獎。他畢業於刑偵大,從本科一直到博士。二十五歲時和同班女同學林抒懷結婚,林抒懷目前在學校圖書館工作,女兒楊瓊華在附中讀初二。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有個消息說人事調整後,他將升為院長,但不一定在治安學院。

舒潯看著電腦,神遊太虛,她在國外讀書時導師說過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有些人是經不起深究的,一挖下去就如同鋤頭鏟壞了下水道,湧出的汙物讓人作嘔。

仇殺?情殺?意外?

舒潯焦急地等著詳盡的調查報告,一晃已然天黑。

法醫那邊的驗屍報告出來了,楊捷的死因是爆炸熱衝擊,他倒地後全身劇烈燃燒,可現場沒有發現汽油等易燃物質,法醫判斷,在炸彈內部有特殊的裝置,含有助燃劑。屍體全身100%燒傷,麵孔難辨,有掙紮狀,可見死前經曆過驚天的痛苦,但這種痛苦持續不了多久就斃命了。

舒潯不忍地眯了眯眼睛,這種死法的確很慘很慘,屍體也非常難看,如果有人跟楊捷有仇,那麼必定發生過不可調和的矛盾,就好像黃文淵全家被鄒蕾蕾滅門,凶手心裏對死者的恨是劇烈的,無法平息。

仇恨越大,證明凶手跟死者關係越近。如果你不是心理變態,你不會無緣無故帶著複仇的心異常殘忍地去殺害一個跟你八竿子打不著的路人甲。

設置炸彈的人知道表彰會的日期、時間和參加人員,甚至知道楊捷會作為代表發言,說不定連時間都計算好了。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除了會議籌備、布置人員,就是楊捷身邊某個很親近的人。

嫌疑人範圍大致如此,可以一一排查,令舒潯想不通的是,禮堂平時是不開放的,而那天布置會場的學生、老師不下二十個,始作俑者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將爆炸物放在講台底下的。

舒潯接著往下看,法醫發現楊捷肺部、胃部有些小毛病,大約是平時喝酒抽煙導致的。男人喝酒抽煙的很普遍,算不上什麼大問題。讓舒潯覺得是個爆.點的是,楊捷患有某種可傳染的性病。

這時,到治安學院跑了一天的司馬雪回來了,顧不得坐,就嘚啵嘚說起了自己了解到的情況。

司馬雪今年大三,來自左擎蒼和舒潯所在的偵查學院偵查係,是係裏為數不多女生之一,眉眼之間很有英氣,可以想象她將來成為一名刑警時的英姿颯爽。這個女孩做事雷厲風行,自有一股霸氣,在同學間威望也很高。

司馬雪渾厚的女中音回蕩在空曠的辦公室裏,“楊老師人挺好,學生們說他上課雖不是特別有意思,但態度很嚴謹,私下也很親切,對待他們比較和善。學院的其他老師說他為人很熱情,沒什麼架子,覺得沒什麼人會和楊老師結仇。幾個講師都說自己以前的論文是他指導的,至今對他很是感激什麼的。”

照此來說,楊捷副院長人這麼好,是誰特別針對他?舒潯點點頭,一時沒做評論。

“幾個老師給我看楊老師寫過的論文,他們說楊老師對爆炸物特別有研究,拆彈技術且不用說,就連做炸彈都不在話下。我隨便翻了翻他的論文,發現他一直在研究的那種添加助燃劑的炸彈跟昨天爆炸現場的那種十分相似。”司馬雪滔滔不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