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旨不遵的罪名,他總得認吧?
“說起來,本太子狀況大好,也多虧那宣旨太監,若非他喊打喊殺,嚇得本太子撞著了腦袋,也不至於如今神台清明了,就這此事,本太子才隻給他行了斬首之罰。”
“至於殺害皇嗣一事,本太子倒是想問問五皇弟,我一個癡傻之人,如何掩人耳目殺害皇嗣,又有何能耐在不驚動宮中任何一方勢力的情況下動手害人?你口中所說的事實,是何人作證的?可能證實本太子何時動的手?直指本太子是凶手的證據現在又在何處?”
秦風這話就說得很妙了。
先是一口咬死他自己是傳聖旨當天才好的癡症。
轉口又問殺害皇嗣的具體細節,人證物證、時間。地點等,他是一個沒落下!
五皇子被他這麼多問題給問蒙了。
他隻知道太子殺了三皇子!
具體細節,他上哪知道去!?
可如今仔細聽來,這其中貓膩確實大了去了。
五皇子不敢當這出頭鳥。
在場的文武百官更是懵逼在了當場。
禦史大夫收到二皇子下達的指令,心中苦笑一聲。站出來質問道:“縱是宣旨太監言行無狀有錯在先,太子殿下抗旨不遵一事也是事實,難道在太子心裏,陛下的旨意是能隨便違抗的?”
殺害皇嗣的真假,你是決口不提是吧?
秦風心下冷笑,看向禦使大夫時,眼眸帶著銳利的冷芒:“本台方才已經說過了,殺害皇嗣一事本太子沒有能力去做,既是不存在的罪名,本太子為何要認?”
“難不成等本太子死了,再讓陳氏一族出麵喊冤,再讓禦史載入史冊,看看大秦國太子如何迂腐、愚蠢?還是看看大秦國滿朝文武,竟無一人看出這所謂欲加之罪的真相?”
“禦使大夫,若本太子沒記錯,當初你家道中落、流落街頭,還是母妃慧眼識珠,借你盤纏,助你登科進仕!如今本太子罪名未定,你倒是先一步跳出來了!”
“真要論罪!禦使大夫的罪可比本太子這莫須有的罪責重多了!”
秦風擲地有聲的說著,目光直白的掃過了在場的文武百官。
這些人當中,受過先皇後恩惠的、太子照拂的並不在少數。
如今另投他門便罷,還盡皆在此落井下石!
尤其是坐在龍椅上的秦正,他才最該死的人!
先皇在世時,九子奪嫡,競爭何其激烈!
如果不是先皇後陳氏說服陳家,舉族之力助他登基!
今日這皇位上坐的是不是秦正,還是個未知數呢!
禦使大夫雙目圓瞪,心下羞惱萬分。
他轉身跪在秦正麵前,聲色哀戚道:“先皇後待微臣有恩,微臣不敢忘卻,陛下聖恩,微臣亦是銘記於心,隻是抗旨一事事關重大,還請陛下秉公處理!”
“父皇!禦使大夫說的對,您可得還兒臣一個公道啊,兒臣身子才好,就糟了這麼大個冤枉,母妃這一脈就剩我一個親人了,若是糟了這麼大的冤屈,想必外公也不會樂意的。”
秦風看著叫屈的禦使大夫,立馬表現得比禦使大夫還委屈。
龍椅上的秦正見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陳氏陳將軍等人,終於開了金口:“你既說自己沒罪,那便想證明給朕看吧。”
。您提供大神長月如鉤的大秦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