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萬花飄香
春日高懸,杭州城外,錢塘堤下。
每年官府都會派人修築錢塘堤,今年也不例外,新任杭州知府吳有道早早地就發下告示,征役修堤。今天是第一天,吳知府早早地率領眾衙役來到了錢塘大堤,他要親自坐鎮指揮這上任以來的第一項“政績”。其實每一任杭州知府都要修堤,但是每年都會被潮水衝垮,這裏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朝廷每年在賑濟災民上花的銀子也不可勝數。為此,每一任知府到期後混得好的能混個平調,混得差些的,若是京裏沒人罩著,就可能被謫貶,下放到偏僻、窮困或者民風彪悍不好管理的地方去了。
但是這堤壩年年修年年垮,長久下來,大家也都隻是做個樣子,修堤壩是每個知府的“必修課”,但是這許多年來,沒有一個認真修的,花的是國庫,用的是民夫,政績歸自己,“省”下來的是“大家”的,何樂不為呢?反正這堤壩每年都會被衝垮的。
現在錢塘邊上支了一頂傘,眾衙役侍立兩相,師爺錢富貴和杭州府捕頭呂萬忠陪侍左右,吳知府坐在中間悠哉悠哉地品著茶。審視著這來來往往的遊人和忙忙碌碌的民夫,差役的吆喝此起彼伏,民夫喊的號子嘹亮高亢,真是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
韓楓在民夫的隊伍中,隨著差役的指揮在搬運石塊、沙袋。他還是穿著那一身火紅的長袍,袍領豎起,發髻飄揚,在眾多民夫中顯得很紮眼,另類。
那天早上,柳若蘭早早地就進山,他自己在家時差役來了,韓楓想也沒想,就和鄰居老太太打過招呼隨了差役來到了杭州城。家裏的條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確是捉襟見肘,如果自己不去出工役,還要另交銀子,光靠打獵換來的那點微薄收入,是遠遠滿足不了的,作為一個男人,他決不能讓一個弱女子承受偌大的負擔,他要為她,也為自己掙一份家業,創一片天地。在來的路上,他知道了自己所住的村子叫落鳳村,就在鳳凰山腳下,現在是宣德三年。“宣德三年,是明朝仁宣之治的時候啊,曆史上僅有的幾個盛世,像是周朝的成康、漢朝的文景、唐的貞觀,再加上這明的仁宣和清朝的康乾,合稱是五大盛世,可見這個宣德皇帝可謂一代明君啊,文治武功都不在秦皇漢武之下”,韓楓一麵想著,一麵機械地搬運著石塊和沙袋。
突然,隻聽對麵江邊一陣大亂,韓楓放下手中的石塊抬頭一看。原來對麵過來一群人,前麵是七名彩衣女子,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每人手持一口長劍,後麵用繩索捆著一個人,周圍是些百姓在往這人身上扔石塊、沙土,還一邊喊著要殺死他這挨千刀的倭盜。再往後看,這被捆綁著的人果然是一身倭人打扮,身量不高,頭發散亂,身上衣服被扯得七零八落,一邊走,一邊哩哩哇啦地說著,看表情很激動,像是在分辨著什麼。
不一會,這群人就來到了吳知府的“茶攤”前,此時早有衙役將這一行人攔住。隻見為首的一名紫衣女子將佩劍還匣,舉步上前,雙手抱腕道:“花自飄零水自流,這位差役大哥請了,請問對麵可是杭州吳知府?小女子有要事求見。”聲音不卑不亢,洪亮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