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思雅想了想說:“楊主任,能看看你們台的收費單嗎?”
省台的收費標準參考了一下其他電視台。不過這會兒還沒有黃金時間段的說法,所以收費單上非常簡單,是根據廣告的時長和播放時間來收費的。
餘思雅看完單子,手指落到了前麵一排:“楊主任,我們暫時就先定三個月,半分鍾的廣告吧。這個,咱們單位應該是第一個省內打廣告的單位了,也不知道效果怎麼樣,是不是該給我們打個折?效果好,我幫你們廣告部宣傳。”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楊主任同意打個八折,三個月廣告費2.4萬元。
接下來幾天,餘思雅又就廣告的內容廣告部商談了許久。這會兒因為技術原因,餘思雅的很多構想都不能實現,最後隻能做一個很簡單的廣告,就一個隻留著一小撮頭發的胖娃娃拿著清河火腿腸咬一口,美滋滋地喊道“清河火腿腸,85%的豬肉,吃火腿腸就是吃肉,媽媽,我要天天吃火腿腸!”
廣告的最後,餘思雅還讓人加了一句話“清河集團誠招個體銷售商,歡迎進貨”。
廣告播出後,餘思雅讓張劍英每天都統計一下各店的銷售數據,一旦發生變化就通知她。
前三天,各個店的銷量沒什麼起伏。
但到了十一,清河火腿腸的銷量突然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國慶節放假那天,三個門市部的火腿腸的銷量較九月的四個周日,上漲了30%。
國慶過後,銷量雖然有所回落,但也比九月的工作日上升了百分之二三十。
張劍英當初看餘思雅眼也不眨地拿出兩萬多元去打廣告,暗地裏還有些心疼。可這會兒看到了銷售數據的飛速增長,她感覺這兩萬多花得可真值。
“餘總,這是十月上旬三個門市部的豬肉火腿腸銷售數據,跟九月同期相比,整體銷量上漲了27%。”
餘思雅接過銷量對比圖看了看,笑道:“不錯,廣告看來還是有些用處的。就是不知道百貨公司那邊的銷量有沒有增加。”
“應該也增加了吧。”張劍英笑道。
百貨公司的反饋比較慢,餘思雅想了想說:“再過一個星期,你跟去林廠長那邊,將廠子裏的這幾個月的出貨數據拿過來給我看……算了,我親自去一趟吧。”
這資料可不少,萬一弄丟了就麻煩了。
等到十月中旬,餘思雅帶著張劍英親自去了一趟火腿腸加工廠。
走進廠子,機器的轟鳴聲不停,工人們忙忙碌碌,側門運貨的車子排起了隊,裝卸工人將一箱箱的火腿腸搬上車,再送到各地。
餘思雅跟張劍英看了幾秒,進了廠區。
林紅旗得到消息,立即趕了過來:“餘總,張秘書,你們過來了,去辦公室裏坐坐吧。”
“嗯,我要近八月、九月、十月的出貨記錄。”餘思雅點頭,直接說明了目的。
林紅旗動作很快,將餘思雅請進辦公室後就讓財務那邊將出貨的記錄拿了過來。
餘思雅讓林紅旗將同一單位兩個月的出貨數據整理在一塊兒,這樣更方便對比。
她先拿起了三個百貨公司的出貨數據。數據顯示,十月才過了一半,三個百貨公司的采購數量已經達到了九月的70%,增長非常明顯。
C省鐵路這一塊兒,增幅也不小,跟百貨公司差不多。不過宜市那邊的增幅就明顯低了許多,估計隻有10%左右。
林紅旗等她看完,彙報道:“餘總,咱們清河火腿腸加工廠的業績每個月都在增加,進入10月以來,又有了比較明顯的增長。原材料方麵,省城這邊的供應也相對提高了一些,還有寧豐市做補充,目前勉強能夠維持。但下一步,原材料不足將成為影響咱們單位發展的最大因素。”
餘思雅點點頭:“這個事你不用急,自六月起,省城和寧豐市都在大力推廣養豬合作社,兩地的養豬合作社規模已達上百個,而且還在擴張。最早的一批豬再過一兩個月就能出欄了,你不用擔心原材料的問題。”
林紅旗笑著說:“有餘總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嗯,你管好生產就是,其他的問題交給我。”餘思雅抬頭看著她又問,“對了,田主任的機器研究得怎麼樣了?”
提起這個,林紅旗臉上的笑容消失了:“餘總,目前進展不是很順利,他們已經仿造出了一模一樣的機器,但就是沒辦法運轉。”
餘思雅了然:“隻仿了個殼,還沒搞懂其中的核心技術吧。”
林紅旗點頭:“對,田主任也是這麼說,最近田主任幾乎天天往咱們這邊跑,整天蹲在機器麵前觀察。”
光觀察有什麼用呢,關鍵還是要搞清楚機器的內部運轉原理。這麼大個機器,光看外表有什麼?
餘思雅問道:“今天田主任也過來了嗎?”
林紅旗說:“來了,還守在加工廠看機器呢!”
“我去看看。”餘思雅站了起來。
林紅旗連忙將她帶了過去。
到了加工廠,餘思雅看到在機器的轟鳴聲中,田主任拿著個本子,盯著機器運轉的齒輪,擰著個眉頭,時不時地在紙上畫幾筆,然後又抬頭盯著機器。
過了一會兒,他拿起旁邊的白色帽子戴在頭上,然後又戴上了口罩,踮起腳,探頭往機器出火腿腸的地方望去。
旁邊的工人見了嚇得不輕,連忙勸道:“田主任,你小心點,離這麼近,被機器傷到了怎麼辦?”
田主任頭也不回,像是魔怔了一般:“我知道,我心裏有數,你別管我。”
“田主任,你別看了吧,你都看了多少天了。”工人哪放心他一個人在這裏,趕緊拉著他的胳膊,苦笑著勸道。
但田主任完全不為所動,他的眼睛裏仿佛都隻看得到那台嗡嗡響個不停的機器。
餘思雅盯著看了幾秒,輕聲問林紅旗:“這都多久的事了?”
林紅旗無奈地說:“從上個月中旬開始,田主任就三天兩頭往咱們這裏跑,恨不得鑽進機器裏看看裏麵到底是怎麼轉的。可把咱們的工人嚇得不輕,現在大家都有經驗了,他每次來,就安排一個工人去盯著他。”
“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餘思雅蹙眉道。
林紅旗苦澀地扯著嘴角笑了一下,沒有多說。誰都知道這不是辦法,可他們沒辦法勸田主任放棄,也不可能勸田主任放棄,田主任更不會放棄。
進口的機器這麼貴,隻依靠進口,他們根本沒法全廠普及這種機器,唯一的盼頭就是咱們自己也能生產這樣先進的生產線。田主任去日本學習了好幾個月,這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餘思雅在一邊站了半個小時,田主任都沒留意到過來了。還是一個技術人員喊了聲“餘總”,他才回頭瞥了餘思雅一眼,又盯著機器去了。
餘思雅走過去,遞了一杯水給他:“田主任,機器不會跑,先歇一會兒,喝點水吧。”
田主任依依不舍地收回了目光,走到離機器遠一些的角落,歎氣道:“對不起,餘總,辜負了你的期望。”
餘思雅安慰他:“田主任別這麼說,你已經很厲害了,咱們兩個國家幾十年的技術差距,不就短短幾個月就能抹平的。”
田主任嘴角往下壓,苦悶地說:“我以為我學會了的,沒想到這麼難,我隻是學了個皮毛。”
餘思雅倒沒啥想法,隻要不傻的人都不會輕易將自己的技術教給外國人,不然他們還怎麼靠技術壁壘來賺取高額的利潤呢?
“餘總,對不起,浪費了你們單位這麼多的錢。”田主任仰頭,扒了扒頭發。
他剛回國那會兒意氣風發,以為自己能將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來,誰知道五個月過去了,一台機器都還沒仿造出來。他浪費了清河鴨的錢,辜負了廠裏領導對他寄予的厚望。
餘思雅一下子就看出了田主任的精神狀況不大對。他似乎已經被這巨大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田主任,你別這麼說,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對於這點,我非常感激。而且要不是你幫咱們帶回來了這十套先進的生產線,咱們的產能也提不了這麼快。我們當初要是直接找國外的公司購買機器,現在機器出了故障,維護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還是你幫咱們省了錢呢!”餘思雅寬慰他道。
林紅旗也在一旁勸說:“是啊,田主任,你的用心和努力咱們大家都看在眼裏。我們廠子裏的職工都非常感謝你,尊重你。”
田主任搓了搓臉,苦笑著說:“哎,人老不中用了,還要你們兩個年輕同誌來寬慰我,沒事的。你們大家就放心吧!餘總,林廠長,你們事情多,去忙吧,不用管我,我繼續看看。”
他這樣的狀況,餘思雅和林紅旗也不好再多說,笑了笑道:“好,田主任你不要著急,咱們現在也不急著用機器,慢慢來,總能弄好的。”
勸慰了田主任幾句,出了生產車間後,林紅旗忍不住擔憂地說:“餘總,田主任的弦繃得太緊了,我感覺這麼下去不是辦法。”
餘思雅也意識到了這點:“嗯,你安排兩個人盯著點田主任,有什麼情況及時向我反應,我想想看有沒有什麼辦法。”
誰知道,還沒等她想到辦法就出了事。
21號這天下午,餘思雅隻有兩節課,上完後她就背著書包準備去門市部。
剛跟崔梅走出教學樓,餘思雅就看到張劍英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
瞧見餘思雅,還有幾十米遠,她就焦急地大聲喊了起來:“餘總,不好了,火腿腸加工廠那邊剛才打來電話,田主任暈倒了。”
“怎麼回事?”餘思雅吃了一驚,“不要著急,咱們一邊走,一邊說。”
她顧不得跟崔梅道別,拉著張劍英就往學校外麵跑。
張劍英氣喘籲籲地說:“廠裏打電話來說,田主任在觀察機器的時候,突然暈倒了,幸虧沒掉進生產線裏,不然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