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幾個特別了解餘思雅的人猜到了她的心思。
要是沒打算買,她何必大張旗鼓地開這個會?
馮主席苦笑了一下,壓低聲音說:“餘總,你這步子也邁得太大了。”
餘思雅一聽就知道馮主席明白了她的心思,笑道:“馮主席,這不也是沒辦法嗎?外資已經進來了,咱們不加油,遲早會被他們甩在後麵。”
人太多,馮書記不好多說,歎了口氣。
見大家都看完了,餘思雅揚聲道:“從年初,我就跟田主任談好了,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為此,田主任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努力補習日語,終於在夏天出國。經過四五個月的考察和學習,他給咱們推薦了這幾款機器,我準備采購十台機器。”
“餘總,真的要買這麼貴的機器嗎?”丁舜舉起手問道。
餘思雅看了他一眼,認真地點頭:“對,不光是飼料廠和火腿腸加工要引進更先進的機器。你們服裝廠也要提高設備,不過目前因為資金和集團的下一步發展策略問題,先緊著食品加工廠和飼料廠。希望丁廠長不要在意,如果你發現了新的更好用的機器,也可以向集團申請更換新機器。”
丁舜連忙表態:“餘總,集團是一個整體,發展好了,我們大家都受益,對於集團的這項決策,我沒有意見。”
其他人聽到這話都沉默了。
丁舜這個最該反對的都沒意見,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可要他們支持餘思雅的決定,大家又不大願意,四五百萬元,這麼大的一筆數字風險實在太大了。如果這些機器不能為他們廠子帶來相應的效益,他們就虧大了。
可餘思雅在集團的地位擺在那裏,大家哪怕心裏不讚同,也不願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她。
馮主席一看情況,就知道大家在想什麼了。
這麼下去不行,他主動解圍:“這項決定關係著我們集團未來的發展,請大家認真思考各種優缺點。我跟餘總還有點事要討論,半個小時後,再聽聽大家的意見。”
聽到這話,大家都鬆了口氣。等餘思雅和馮主席一走,清河鴨食品的生產主任就小聲說道:“馮主席會勸餘總打消這個念頭吧?四五十萬元,都夠咱們食品加工廠職工大半年的工資了,我就不信這麼多人還趕上不一台機器!”
“是啊,機器是好,但實在是太貴了,咱們集團的錢都要花光吧。”
楚玉濤聽著這些議論沒吭聲。他心情很複雜,覺得餘總太冒進了,可聽到大家都反對,他又覺得他們不應該反對餘總,畢竟餘總的這些決策都是為了集團。
一牆之隔的辦公室,馮主席不住地搖頭:“餘總啊,你這真是,不回來則已,一回來嚇我們一跳。讓我們大家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太突然了。”
餘思雅無奈地說:“馮主席,我這也是前兩天才接到了田主任的來信。因為這件事太大了,幾乎要耗光咱們集團的絕大部分流動資金,所以我才召集大家開這個會,請你諒解。”
馮主席點頭:“我明白的,餘總你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廠子裏發展。隻是,這些機器實在是太貴了,比咱們人工貴多了,萬一有什麼問題,這麼大筆錢就打了水漂。”
餘思雅頷首:“馮主席,你說的這點我跟田主任都考慮過了。所以才特意派田主任到日本學習,至少要掌握機器的使用方法,平時的養護辦法和維修技術等等。”
“這樣啊……”馮主席想了想又說,“可十台機器,食品加工廠和飼料廠平分,到一個廠子單獨的也就三台機器左右,幾台機器也沒法起什麼作用啊!”
餘思雅微笑道:“沒有,馮主席,食品加工廠這邊,我暫時不打算安置進口機器。四台火腿腸加工機器都將放到新的的廠房,飼料機器兩個廠子各三台,這隻是起步,下一步的工作,是讓田主任帶領團隊,試試能不能自主生產這種機器。如果機械廠能夠突破技術,那咱們的廠子就能全部換成更先進的機器了。不然光靠進口,肯定是不行的。”
說白了,進口的機器除了提高廠子的一部分生產力,同時也是給省機械廠做實驗。咱們華夏人並不傻,隻是工業基礎落後發達國家而已,但隻要讓我們掌握了這些技術,機器的價格就會迅速降下來,發達國家將不能通過高昂的技術在我們這裏賺走幾倍甚至幾十幾百倍的高額利潤。
進口的機器這麼貴,要想在所有的廠子都用上更先進的機器,最終隻有一條路,先進機器國產化,產業升級,相互帶動。
馮主席吃了一驚:“這……這能行嗎?外國人的技術比咱們先進多了。”
餘思雅笑著說:“肯定行的,隻是時間問題,也許一年,也許兩年,甚至更久,什麼時候能有回報,這個真不好說。”
但也總要去嚐試,踏出這一步,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在前期投入一定的成本也是應該的,整體來看也絕對是劃算的。
馮主席雖然還是不大讚同餘思雅的這個冒險行為,但見餘思雅說了這麼多,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最後他歎了口氣說:“清河鴨是你從無到有,一手建立起來的,我相信你不會拿集團的命運去開玩笑。餘總,雖然從我內心深處來說,是不讚成你的這種冒進行為,可作為革命同誌,我還是選擇相信你,無條件支持你的一切決定!”
餘思雅連忙站了起來,伸出手道:“謝謝馮主席的信任,你放心,我不會拿集團,拿幾千人的命運開玩笑!”
馮主席鬆開了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肩,有些唏噓地說:“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啊。走吧,由我去宣布這個消息吧。”
餘思雅明白他的意思,馮主席是集團裏年紀最大,資曆最深的幹部,他在集團的分量僅此於餘思雅,他站出來表態支持,能夠影響很多人。
果不其然,等馮主席麵帶微笑地走進會議室,大聲宣布這個消息後,下麵的幹部都驚呆了。
“引進先進的生產線,幫助咱們集團提高生產力,有助於咱們廠子的發展。我個人非常支持餘總的決定,現在投票表決,支持引進先進生產線的同誌,請舉手!”
說完,他率先舉起了手。
下麵,丁舜第一個舉手,小李緊跟著,施立平看看了其他人,眼一閉也跟著舉起了手……
最後這項決議以8票讚成,3票反對,4票棄權通過了。
集團內部通過之後,餘思雅先給田主任寫了信,然後讓楚玉濤去準備好錢。
目前向國外采購機器,要先將這筆錢兌換成外彙,然後才能交易。這時候人民幣還比較,一美元能兌換1.49元人民幣,這樣核算下來,五百萬元要兌換三百多萬的美元外彙。
對於1979年我國負十幾億的外彙儲備來說,幾百萬美元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審批兌換的程序都非常麻煩,要層層審批。餘思雅將這件事情交給了施立平和林紅旗。
一月份,他們倆都在整理資料,寫申請材料,跑相關的部門,特別費時費力。
這件事不知怎麼傳到了省城領導的口中,高市長還特意將餘思雅叫去問話。
“小餘同誌,聽說你們集團在大量兌換外彙,是準備購買新的機器嗎?”簡單的寒暄過後,高市長直接問道。
餘思雅笑著說道:“高市長也聽說了這個事啊,沒錯,我們準備進口一批機器,所以要先兌換外彙,目前還在審批中。”
高市長又問了問機器的相關情況,最後感歎道:“這可真貴啊,一台機器抵得上咱們有些縣大半年的財政收入了。”
“可不是,沒辦法,誰讓他們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呢。”餘思雅無奈地說。
高市長歎了口氣:“是啊。”
提起這點,高市長的情緒也有些低,落後就要挨打,一百年前華夏民族就懂得了這個道理。雖然經過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反抗,華夏民族站了起來,可在經濟技術領域,我們還要挨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的學費要交。這是發展必經的陣痛和代價。
餘思雅點點頭:“但我相信咱們終究會追上去,超過他們。高市長,我們準備采購四套火腿腸生產線,都用在新廠上。如果省城能夠保證供應豬肉給我們,我們廠子就可以在省城設廠。”
聽到這話,高市長的惆悵一掃而空,精神奕奕地看著餘思雅:“小餘同誌,你們又準備建廠了?”
餘思雅笑道:“是啊,高市長,這次采購火腿腸生產線,就是為新廠子做準備的。”
這樣附加值更高,利潤也更高。而且豬肉火腿腸的價格更貴,也更受市民的歡迎,能夠銷往更多的地方。省城有鐵路通往全國各地,將豬肉火腿腸廠建在省城,能夠更快地輻射向其他地區。
高市長就盼著能有更多的工廠在省城落地開花呢,得到了準確的答複,極為高興:“好,小餘同誌,咱們說說具體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