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女王的心聲(2 / 3)

對於女王為什麼沒按常理,給他加封護國公爵銜,他心裏,一清二楚。

事實上,當女王被救回來、站在他麵前的那一天起,貝爾杜就經常在夜裏,翻來覆去睡不著,責怪自己:

“貝爾杜,你個愚蠢的家夥!”

“你怎麼不一開始、就聽女王情夫的?”

“人家都把心高氣傲的女王搞定了,必然不是一般人,說的話,得聽啊!”

“唉,不聽女王情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後麵那句話的表達,自然不是貝爾杜的原話,但基本,就是這意思。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這句話,就是對貝爾杜在這個事件中的表現,最好的描述。

護國公爵銜,最終給了半月後急行軍趕回來的黑湖領主查德尼。

雖然,查德尼沒趕得上女王反擊戰,但是,他作為女王的鐵杆、特別是女王查清楚,查德尼在聽到傳訊後,第一時間便收兵,晝夜兼程,甚至鞭笞怠慢的士兵,一路急行軍趕回來,媚荻女王便決定:

“查德尼,新的護國公爵,就是你了!”

至於李雲絕,雖然他已經帶著他的人,倏然遠逝,但媚荻也沒忘記他。

在撥亂反正、否定聖戰、撤回一切侵宋軍隊後,媚荻明喻珈蘭內外,特擢李雲絕為“月光侯爵”;

其領地,為“月光林地”,正是珈蘭西南部一片風景優美的河穀林原。

聽起來,有點湊巧;

但珈蘭國中,以“月光”命名的地理,其實非常多,什麼月光鎮、月光城、月光湖、月光之森,所以有個地方叫“月光林地”,太正常了。

這件事,最重要之處,是李雲絕成為珈蘭曆史上,被第一個封為侯爵、還有實際領地的宋國人。

這一點,無論從榮譽、還是實利而言,都非常金貴、超乎想象了。

再考慮到,李雲絕是珈蘭人一直不待見、甚至看不太起的宋國人,這份榮耀,就更加驚世駭俗了。

但這道驚世駭俗的喻令頒布後,珈蘭無論朝堂還是民間,卻都沒什麼反對的聲音;

因為,在女王媚荻的大力宣傳下,李雲絕那些事跡,比如,烏苔原之戰中的決定性作用,女王大反攻中、深入險地救出女王的驚人功績,還有在皇家大賽車中驚險地勇奪頭籌,諸如此類,種種事跡,都被珈蘭國官民熟知。

這一來,就沒什麼異議了。

對普通的珈蘭老百姓來說,聽說這位外國人,本人是賽車英雄,還有救駕之功,甚至還在一場關鍵的大決戰中,起到關鍵作用,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封個公爵都不為過吧?

女王陛下現在,隻封他為侯爵,恐怕還是因為這人畢竟是宋國人,才降了一等吧。

正在回國途中的李雲絕,也接到了這喻令。

他有點哭笑不得,但還是對傳令使者表達了感激。

當然,他矜持的情緒,持續了沒太久,因為傳令使者跟他說,月光林地物產豐富,還有不少莊園、農莊,每年的收獲不少。

很快,天空的巨龍,夭矯奔騰,穿雲破霧,朝西南方向飛去。

陰影消散。

銀龍的鱗光,照亮了半邊天雲。

隻有當它離去、飛遠,地麵上仰望的珈蘭人們,才看到那巨龍背上,坐著幾個人。

其中一位,像極了他們的金血女王——

這一日,國王在地上地下,布下了天羅地網;

卻沒想到,龍騰珈蘭,女王乘著神龍飛入天際,穿雲破霧,用一種超乎想象的方式,逃出生天,傲然遠逝。

國王阿戈蘭,仰著臉,看著神龍倏然遠逝,呆若木雞。

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個聲音,在他腦子裏反複回響:

“完了、完了……”

阿戈蘭偶爾,還挺英明的,比如現在這個判斷。

女王脫困後,在茉莉絲、孔克雷、還有李雲絕等星上屋眾人的護送下,直接去了鐵山城。

見她果然脫險,還這麼快,貝爾杜伯爵震驚之餘,再也不敢有任何拖延怠慢之心。

他立即把自己的兵馬全部交出來,讓女王親自指揮,去平定“造反”的國王。

但媚荻婉言謝絕,很大度地任命貝爾杜為,反攻總指揮。

女王脫困、力圖反攻的消息,飛快地向四麵八方傳開去。

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得道多助”不是說著玩玩的,並且,很不幸,國王前段時間申飭的女王“淫威”,是真的,不是無中生有、憑空中傷。

於是,自稱是女王黨的地方勢力,急劇增多,無數的隊伍,打著各式各樣的旗幟,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齊聚鐵山城。

結果,來的兵力實在太多,身為總指揮的貝爾杜,不得不緊急發函,申明還沒來的領主,就別來了,沒地兒給你擺軍隊。

這種情況下,接下來的反擊戰,就沒任何懸念了。

女王軍進展摧枯拉朽,幾乎沒遇到真正棘手的抵抗。

很快,不少本來擁護阿戈蘭的地方勢力,也麻溜兒地倒戈,全國發函宣稱,自己以前是被蒙蔽的,是被逼的,自己從來都發自內心地擁護、支持純潔、善良、仁慈、神聖的媚荻女王。

連教廷,在女王去信一封、說了句“你們還想再來一場‘烏苔原之戰’嗎”,教宗們權衡利弊,不到半天便回了信,表示:

“光明教廷專注宗教信仰,聚焦神學研究,對世俗之事從來都不感興趣,這一次也不例外。”

於是,搞到最後,好像自始至終,隻有國王阿戈蘭一個人在造反。

珈蘭都城的城門,毫不意外地被打開了,素來具有反抗精神的珈蘭城人民,毫不意外地再一次主動起事了。

他們推翻了腐朽的國王阿戈蘭,打開城門,歡迎純潔高貴、神聖仁慈的珈蘭女王。

他們把這一次女王反擊丈夫的戰爭,稱為“人民的革命”!

一直以來珈蘭皇宮前的“國王廣場”,這一次,也被珈蘭人民自發地改為,“女王廣場”。

原來的廣場名字碑,被砸碎了,嶄新的“女王廣場”石碑,立在闊大廣場的一角——

勇敢的珈蘭人民相信,這座豐碑,將屹立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