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慧本來是想順便雇下這家人來給自己做活,但看這三個兒子,還是去買人來的靠譜。
每到秋冬時日,就有鬧災或者活不下去的人自賣為奴,一開始雲慧還有些過不去心裏那關,還是過來看情況的霍铖一語道醒夢中人。
“雲慧妹子,這些人本就是無依無靠,若不是活不下去誰願意當牛做馬?你給他們一個去處,能吃飽穿暖,就算是行善了”,霍铖手中拿著捆好的玉米皮子,把它們抖落開來鋪好。
聽霍铖這麼說,雲慧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九月初的天氣愈發涼氣上湧,雲慧跟著柯氏一起去縣城,路過林春生的鋪子,正好也能進去看看。
一進門就瞧見在裏外忙活的林春生和大伯母榮氏,林大伯那邊打算等年後就與主家請辭,回來和兒子一起經營小店。
如今這店鋪正修繕到收尾階段,半個月的工期不長,其中桌椅板凳還得另等些日子。
本來榮氏是想買些別人不做留下的桌椅板凳,林春生卻把頭搖的和撥浪鼓似的,“不成,不成,這別人都不做買賣了,我怕影響我店裏的風水”。
杯盤碗碟都是清一色的白胚,上麵略裝飾幾道籃圈花紋,樸素質樸,主要走一個快銷風。
大伯母為了為了的店鋪,也在田裏種了不少大白菜和蘿卜,冬日全靠這兩樣菜來換換口味。
本來林春生聽雲慧要做暖棚,也想跟著入幾分股,但考慮到雲慧說的風險後,還是決定先以穩妥為主。
畢竟一口可吃不成胖子,腳踏實地才能走的長遠。
“弟妹和慧丫頭來了,快快進來坐”,榮氏喜氣洋洋的招呼柯氏和雲慧坐下。
這法子還是雲慧想的,堂中放一大長桌,用作多人聚餐,或者拚桌用,上菜速度快,吃著也方便。
後麵用小屏風略隔開,有兩個小桌子,在此處可以喝酒聊天。
地方不算大,是個長方形,大約算上廚房也就四五十平的模樣。
夏日時外麵可以支上攤子繼續賣涼皮。
招牌已經掛上,四塊木板寫上字,一旁還有布幡迎風擺動。
林家食肆幾個字溫潤端方,一看便知是林爺爺的手筆。
林春生決定冬天賣麵,之前雲慧做過的酸湯麵算是特色,用豬骨吊湯,味道醇厚鮮美,番茄接受程度不算高,卻是個新鮮的賣點。
秋收時西紅柿吃不完,家裏有地窖,雲慧已經挑許多泛青的番茄儲存起來。
最後剩下吃不完的則直接做成了番茄醬,用罐子密封起來,也能夠林春生用很久。
食肆經營的東西不止一種,這兩日雖然還沒正式開張,卻已經在門口支起了大油鍋,用來炸些糍粑和餎餷盒。
因為秋收過後大家手裏都富餘,這幾日生意也不錯。
林春生笑嘻嘻的拿來一碟子紅糖糍粑,“妹妹來嚐嚐,這是你大伯母的手藝”。
。您提供大神不吃燕麥的穿成侯府丫鬟,我卻一心想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