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入秋就好像過的特別快,那日林春生來過之後,林二伯家中爆發了激烈的爭吵聲,看到第二日春菲腫成桃子的眼睛,雲慧默然。
看林奶奶的病情逐漸穩定之後,林春生也開始在縣城奔走忙碌,有霍铖在一旁幫助,林春生很快擇了一處鋪麵。
距原來的涼皮攤子不遠,賣包子的大嬸雖然語氣有幾分酸味,卻也是真的佩服林春生這小子。
雲慧也跟著忙活幾日,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前段時間買下來的地,可以準備做地窖了。
林家回來的時間不巧,有出售的地那時候已經種上了糧食,隻能等秋收過後再另做別用。
雖然地契已經在自己手上,但秧苗無辜,作為農業人,雲慧也不忍心好好的糧食被鏟除。
索性這十畝地的糧食也歸了林家,這片地正在城郊附近,背後靠山,冬日能擋住大片寒風,最適合用來挖地窖。
之前剝下來的玉米皮,玉米秸稈,花生秧子,還有之前麥收時留下的麥秸稈,搓粒留下的玉米棒,全部被雲慧留下存好。
雖然村裏有人說她傻,雲慧根本不在乎。
說做就做,一塊地窖的麵積不需要太大,一畝地分兩塊來挖,上麵用之前留下的玉米秸稈覆蓋,能最大程度的保溫。
不見光的蔬菜全部種在這裏,這十畝地全都連在一塊,雲慧索性讓人把這裏都圈上,免得以後麻煩。
挖地窖的好處就是,地下種菜完全不影響地上,隻要別種根係太深的東西,完全可以實現地上地下共同收獲。
但是蔬菜大棚的實施就沒有挖地窖那麼簡單了。
第一是材料不好找,如今沒有塑料薄膜,光反射不足,保存溫度不夠,蔬菜自然就長不好。
若是用現在有的法子,簡單把地圈起來,恐怕成本太高。
不如......
雲慧突然想到一個法子,把幾塊地如同格子間一般的分開,然後從中找幾個位置用來燒火,這樣不僅能相互產生熱氣,還能節省些熱源。
再加上家裏馬兒留下的珍貴糞便,一個保溫棚的基礎模樣就成型了。
最重要的是那些玉米皮子,雲慧請柯氏去找幾個農忙後沒活的大嬸,把這些玉米皮子都變成一個個類似小辮子的模樣,然後再連成一片片。
這樣可以蓋在牆外,玉米皮重量輕,方便來回控製溫度。
背後是山,能阻擋不少寒風,雲慧買的這十畝地的糧食產量不高,是農戶自己開墾的田地,如今賣田地的錢,足夠他們一家六口過上幾年富足的生活了。
劉老漢眼含熱淚,沒想到自己臨了還能有如此造化,連連朝著林父作揖,嘴裏說著再造恩人之類的話。
“老叔不必如此,如今一家也可去縣城買處房產,日後生活總會好起來的”,林父把劉老漢攙扶住,言語間不住勸慰。
劉老漢夫妻倆如今已經六七十,還成日守著這幾畝田產,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這三個兒子算不上不小,隻不過家家都有兩三個孩子,能幫上二老的實在不多,日日添口飯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