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靈犀忘執 03(1 / 2)

一滴朝露從葉片的中央緩緩滑了下來,懸停在葉尖之上,搖搖欲墜。此時的竹林中闃然無聲,連一絲風都沒有。露水終於滴了下來,恰好落進石桌上一隻小小的茶盞裏,濺起了一顆琥珀色的液珠。

時間驀然中止了。

那一滴小小的液珠就此浮在了茶盞之上,拖著一條細細柔柔的琥珀色尾巴,並著茶水表麵微微漾起的漣漪——全都中止了。

整片竹林一瞬間被罩上了一層琥珀色。翠竹的枝葉、穿梭的飛鳥,甚至空中的太陽都比平時大了倍蓰,搖搖晃晃皆如泡在水中一般不甚真實。

忽然間,金鐵交擊之聲驟然響起,無數柄長劍如飛蝗一般貫入林中。霎時之間,寒光耀目,劍影如織,所到之處萬千翠竹盡皆為之摧折,枝幹裂斷之聲不絕於耳,如嘶如吼。

那無數柄利劍蕩平半片竹林後,來勢稍緩,竟在林中一塊空地上盤旋起來,當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條模糊的白色人影。隻見人影倏爾躍高伏低,倏爾疾奔疾掠,一招一式皆是淩厲迅捷,精妙無已。而那些劍,如同被某種無形之力所縛,始終以極快的速度在他身邊環繞飛旋。這時,他猛然將右手向外一伸,那無數柄長劍如得了號令一般瞬間飛來,在他手中紛紛聚合,立時幻化成一柄。

但見那白影飄忽如魅,身法流水行雲,手中長劍揮處,斫空之聲嘯嘯不絕,四麵八方皆是晃晃劍影。舞得半晌,突然招息勢收,萬千光影歸複如一,正是“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那白影甫一站定,刹那之間一分為三,如奔雷一般分別朝林中的東、西、南三個方向疾掠開去,轉眼已消失不見了。

竹林還是那個竹林,林中的一切依舊如同水中的倒影一般搖搖晃晃的看不真切。它們開始變小,變遠,直到整個空間都凝縮成了一顆琥珀色的小液珠,重新落回了茶盞裏。

隻聽“滴答”一聲,圍坐在石桌前的三人幾乎同時睜開了眼睛,而他們身後的竹林安然無恙,依舊是龍吟細細,鳳尾森森。

慕雲宸和洛雲凝相視一笑,靈犀六識的第三重心法他們已大有進境。可二人去看雲歌時,卻發現他正緊抿著嘴唇,臉色十分難看。雲宸心道不好,正要開口詢問時,隻見師弟緊閉的雙唇中突然滲出血來。

雲歌強行壓住胸口翻騰的氣息,用手托住下巴,可是口中鮮血不住地湧將出來,一股一股透過指縫全滴進了他麵前的茶盞裏。琥珀色的茶湯立刻被染成了殷紅。

雲宸急忙出手,隻見他右手豎起劍指淩空而書,指尖動處,閃著白光的筆畫便懸在麵前。眨眼之間,一道符文已匆匆寫就。這時聽他口中說道:“心忘諸境出迷河,意不沉空道行多。”說罷,朝雲歌眉心一指,那道符文刷地飛去,隻在他雙眉間一閃,便隱沒不見了。

這時雲凝也已經繞到了師弟身後,張開手掌懸在他頭頂,口中念道:“雲散碧潭清皎潔,靈光不昧氣神和。”言畢,掌中柔光四射,已將雲歌周身籠罩於光芒之中。

雲歌在兩位師兄的協助下自行搬運周天,行功未久氣血已然平複如常。兩人見他無礙,便同時撤功。雲歌緩緩睜開眼睛,虛弱地笑道:“多謝兩位師兄。”

雲宸關切師弟,囑道:“先別說話,將‘守元心訣’再默行一遍。”

雲歌先不去運功,而是悄悄朝二師兄看了一眼,果然見雲凝板著臉,神色大為不快。其實用不著看師兄的臉色,他心中也早已是萬分自責。因為他明白,第三重的修煉已經因為自己而耽擱得太久了。

雲歌曾聽師兄們說過,這靈犀六識乃是本門的至高心法,一共有十重境界,每一重的修煉不僅艱難無比,更伴隨著異常的凶險。這門咒術最早被記錄在《歸藏笈》中,可是書上所載卻隻有總綱的隻言片語,對靈賦馭引之法、修習施用之機等關鍵細節一概語焉不詳。不隻是靈犀六識,事實上《歸藏笈》中所記載的心法、咒訣大多數都殘缺不全,有的甚至連字跡都難以辨認。可就是這樣一本殘卷,卻成了本門的絕密要典,保管在曆代護教長老的手裏,連掌門都不能隨意翻閱。

道恒、道紀、道衍三位長老深知這《歸藏笈》非同小可,乃是不歸山立派之根本,其內容越是隱晦莫測,就越是蘊藏著無窮奧秘。因此三人發下宏願,不將此笈參透,誓不下無極崖。可是四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三人每日在崖頂的古鬆之下對坐悟道,其各自的修為雖然早已超凡入聖,但卻始終未能參破書裏的玄機。

不過數十年的苦修終究也非唐捐,書中所錄雖處處似是而非,但依舊有蛛絲馬跡可循。想那三位長老是何等深湛修為,況乎又合三人之力終日研精覃思,終究將秘笈之中的許多上乘咒術加以補全。而這其中,靈犀六識便是最難的一門。

這門咒術之玄妙並不在其威力如何大,而全在於“靈犀”二字。既談“靈犀”,便可推知,一人獨練是不成的,須得兩人或多人同修方得其精奧。三老苦心孤詣十年之久,終於勘破個中機樞,將咒訣心法補全記錄。又花了十餘年時間,一麵勤修不輟,一麵將過程中所曆各種險象關隘並其應對之道逐一備述,增刪千次,改校萬般,終才令此絕學複見天日。三老深知修習此道殊為不易,若是一股腦傳與弟子,便是雲宸三師兄弟的天資再高也難領悟。因此隻得將全部心法劃分成十重境界,徐徐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