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總是充滿了未知和變數,就算最精密的計劃,也都是由人去完成。名將有時候的成功,在於他能夠抓住對手在調整部署瞬間的錯誤,給予對手致命一擊,不管事前對手的部署有多麼的精妙。而沙場宿將之所以成為宿將,是因為有時候敗仗吃得多了,知道穩紮穩打,力求把自己的錯誤減少到最小,讓對手無計可趁。清軍主帥納爾經額既不是名將,也不是宿將,所以他出了差錯。
在衛輝府攻擊不順的林鳳祥和李開芳下達將令,變吉文元部為前鋒,朱錫錕部殿後,準備繞過懷慶,直擊山西垣曲。哪知道將令下達後,太平軍開始後撤之際,清軍主帥欽差大臣直隸總督納爾經額犯了一個錯誤,他得知太平軍後撤,好像要往西逃遁,他判斷太平軍銳氣已失,糧草將盡,沒有等太平軍走遠,便率軍出城追擊。
林鳳祥和李開芳得知此消息,欣喜萬分,傳令殿後的朱錫錕佯裝敗退,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大軍在荻嘉設伏。這天午後,朱錫錕率領“殘兵敗將”經過後,清軍大約三萬餘人經過,林鳳祥、李開芳沒有浪費機會,伏軍盡出,幹淨利落的掐頭、攔腰、斬尾,將清軍衝為三截,大呼酣戰,清軍首尾不能相顧,陣勢大亂。
激戰持續到傍晚,清軍大部被殺,欽差大臣直隸總督納爾經額三萬大軍隻剩下數千人逃去。林鳳祥、李開芳銜尾急追,朱錫錕和吉文元則兼程趕到衛輝外圍重鎮古固鎮,防備延津方向清軍來救。
納爾經額率領殘兵敗將被林鳳祥、李開芳追擊甚急,剛剛進到衛輝府,太平軍狹大勝的氣勢連夜攻城。清軍士氣低落,支持到天明時分,南門首先被突破,李開芳身先士卒,率軍殺入。納爾經額嚇得肝膽俱裂,開北門逃竄而去。
而延津清軍聞訊來救衛輝,被吉文元、朱錫錕兩部兵馬阻擊,環攻一夜不得寸進,到得天明,得到衛輝府陷落的消息,連忙後撤,途中遭太平軍追殺也是大敗而回。是役正值鹹豐萬壽節期間,太平軍為了譏笑鹹豐,稱此役為“萬壽大捷”。是役,殲滅清軍河北綠營、察哈爾軍、黑龍江軍共計三萬餘人,殺清廷巡撫、總兵、都統十餘人,納爾經額僅僅率領不足萬餘人倉惶退守章德府。
天下會首先得到消息,傳到京城後,楊威智愣了半晌,他沒想到納爾經額擁兵數萬,還有堅城憑靠,居然沒有能夠擋住太平軍的攻勢,如此一來,晉軍在山西張開的大網卻是毫無用處了。他迅速將消息傳給了宮中的宋齡娥。
連日來,宋齡娥和鹹豐的冷戰還在繼續,瑞貞在兩人當中調停了數次,但卻苦於兩人都是倔脾氣,而且瑞貞不知道兩人到底是鬧了什麼別扭,也無法勸解。
黃麒英得到楊威智的密碼信函,連忙趕到儲秀宮,將信函交給了宋齡娥後便即告退。看完信函之後,宋齡娥默不作聲的將信函放到香爐內燒了。她想起了後世國軍參謀抱怨的話:我軍的作戰命令是由天才製定的,卻交給蠢材去完成的。這句話在當時她聽來,是那位參謀替自己遮羞而已,可現在想來自己遇到了差不多的情況。她雖然給鹹豐安排了一個很好的戰略計劃,打算在太平軍北渡黃河之後,清軍守住衛輝和延津,擋住太平軍北上、東進的道路,逼迫太平軍西進。
計劃中,納爾經額應該等南岸的托明阿、勝保、善祿、西淩阿等部渡河保障側翼之後,再率軍追擊。哪裏知道納爾經額貪功冒進,獨自率軍追擊,結果中伏大敗,連衛輝也丟了,如此一來,河北彰德、廣平、順德一線府縣都是危險得很。太平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接往河北進攻京城了。
人算不如天算,納爾經額這一敗,太平軍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往山西借道,而是直接從河北殺入,而且兵力也達六萬之眾,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到達天津外圍時候隻剩不到兩萬兵馬。鹹豐會怎麼辦呢?自己先前的策略中倒是留有後手,可是鹹豐現在連自己的麵都不見,這該怎麼辦呢?
宋齡娥沉吟片刻,吩咐檸藍和安德海更衣。檸藍為她梳妝著,一邊問道:“主子,您這是要去見皇上嗎?”宋齡娥很是討厭梳妝打扮什麼的,所以平時在儲秀宮經常都是便服,現在讓檸藍打扮,換上正式的宮裝,檸藍隻道她想通了要去見鹹豐。
宋齡娥搖搖頭說道:“不是,是去給靜皇貴妃請安。”
檸藍不解的問道:“主子,昨日已經去請過安了。”
宋齡娥淡淡一笑,說道:“靜皇貴妃身子欠安,每日都去看看的好,反正離得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