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一連休息了幾天,整日都和張春華泡在一起,就連韓裕都覺得人慵懶了不少。
並未出節,韓裕便先召集萬山等幾位重臣入宮議事,並將自己派朱齡石兄弟二人南下伐楚的事情告訴了他們。
武將之中,趙雲首先提出了異議。
楚國如今實力今非昔比,二十萬大軍,朱齡石若是有朝廷的支援,這場戰還有得打。
但是依照韓裕的意思,除了調撥了一千人之外,糧草軍械都沒有分毫調配。
這樣的安排實在是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過去的燕國才隻有幾州之地尚可調動十餘萬大軍攻城拔寨,如今他們可是一統天下,疆域遼闊。
加上收編的齊晉涼等國,麾下可調動的兵馬不下百萬。
小小楚國,縱然不說調動傾國之軍,一次性動員二三十萬也不是難事。
何必要把戰火燃燒的時間拖久。
韓裕沒有急著解惑,而是詢問劉穆之和萬山的意見。
劉穆之倒是一眼便看出了韓裕如此安排的緣由。
南方之地不開王化,早在周朝統治,這一地區便是人心未複,多有叛亂。
當初溧陽之戰進行到關鍵時刻,也是南方百姓起義,無奈之下才調遣趙括率軍南下征討。
燕軍若是出動主力確實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這些叛亂賊寇連同楚國剿滅,但想要真正的籠絡住人心,將這一地區徹底占據,就必須要將他們原有的統治思想推翻重建。
“陛下,臣認為這一舉措甚是不錯,但臣建議多派幾位將軍南下,數路並進,爭取將戰火燒到更加猛烈的程度。”
聽到這,趙雲等人終於是回過味,看著韓裕眼神中帶著對戰爭的渴望。
韓裕並沒有急著下旨。
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
單靠這種疲兵戰術,想要取勝還是有些不足。
“相國怎麼看?”
萬山氣定神閑的潮河韓裕一拱手,“陛下的計謀確實是天衣無縫,臣無話可說。若是陛下要問,臣隻能做到錦上添花。”
“喔?”
“南方叛亂者多如牛毛,雖然全部聽命於楚國,但其實他們都是心懷二心,有利便趨之若鶩,無利則袖手旁觀。既如此,陛下可以對他們中的極個別人施以小利,或授予官職,或劃分領土。到時候分贓不均,他們必然會產生矛盾。隻要他們不是一條心,對於我們就已經施有利而無害,若是我們可以借助此事,攪得他們互相征伐。南方之地,恐怕不費吹灰之力便能落入陛下手中。”
“好,好,說得好啊。”
韓裕一連三個好,已然表露了自己對萬山謀劃的看法。
“雙管齊下,就算那些楚國人再厲害,也是在劫難逃。行了,這件事就這樣定了,兵部擬定名單,轉呈朕預覽。”
“是。”高順回應了一聲。
此事作罷,韓裕又提出下一樁事情。
“年前,朕曾與護法商議,打算舉辦一場武林大會,邀請天下宗門前來鎬京,如今也是時候把此事推上議程。”
禮部的張平聞言起身道:“回稟陛下,臣已經把大會所需要準備的各項東西擬成了折子,請陛下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