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宮之中,菜肴陸陸續續的端到了韓裕和張春華的麵前。
“行了,你們先都下去,我和皇後說說話。”
眾太監侍女聽後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退了出去。
“有話要和我說?”
對待張春華,韓裕沒有用朕自稱,而是用我,看起來更加親切。
張春華吐了吐舌頭,“就知道瞞不住你,我今天收到了家書。”
韓裕沒有任何表情,隻是淡淡的問道:“我那嶽父說了些什麼?”
“一些家常罷了。”
韓裕瞥了張春華,微微點頭便不再作聲。
自打韓裕登基稱帝,和周圍諸侯的關係都有些微妙的變化。
當初大周的四大諸侯,晉國姬義雖然最終選擇將位置傳給了姬發,換取了晉國一統,但經過這一次折騰,晉國國力折損嚴重,已經無法和其他三家諸侯分庭抗禮。
涼國因為張春華嫁給韓裕的緣故,有了這個女婿當靠山,也算是擺脫了大宋的控製。
但張駿如今最為擔心的便是張春華能否早日給韓裕懷上兒子,若是能生下大燕的嫡長子,大涼和大燕的關係才能更加穩當。
除了他們兩家之外,南方的楚國和東方的齊國,此刻都有一種作壁上觀的架勢。
尤其是楚國,錦衣衛的密探打探到他們在暗中資助偽周的叛逆,若不是韓裕想要暫時休養生息,恐怕此刻已經發大軍南下征討。
而東方的齊國,對於這個國家,韓裕極為不屑。
周強,他們便作為偽周的附庸,乖乖進貢;後來韓裕強了,他們就乖乖向韓裕稱臣納貢。
張春華說完這句話,可能也中有些發虛,輕歎一聲道:“入秋之後,父王的身體有恙,心中便動了要立太子的事情,他寫信給我也是想要我幫他參謀。”
韓裕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恍然大悟。
張駿果然是好狡猾的人。
明麵上他是詢問張春華的意思,但實際上,這是要詢問韓裕。
說白了,就是把涼國最為重要的繼承權交在了韓裕的手中。
“你的這些哥哥都怎麼樣?”
張春華噘著嘴道:“怎麼說呢,父王一共有十二個兒子,按道理應該是大哥張赫繼承王位。但大哥的母親是一個侍女出身,加上他性格太軟,從小被父王不喜,也受其他哥哥的排斥。”
“除此之外,其他哥哥們都差不了太多。我父王的情況你也知道,這些年心思都放在治國和征戰上,對這些哥哥們的教育確實是少了一些。”
韓裕聽後,手指輕輕的敲打著桌案,夾起一塊魚肉放在了張春華的碗中。
“張赫有兒子嗎?”
張春華回憶了一下,“不清楚,但應該有吧。畢竟,其他哥哥都有兒子,他年紀最大,應該也有吧。”
韓裕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
按照他的本意,涼國日後不能隻作為效忠自己的一個國家,他們必須要作為自己的下屬,乃至作為自己的一個邊塞將軍。
他們的王室傳承權利必須交到自己手中。
“告訴你父親,這繼承人就定張赫吧。”
“大哥?這合適嗎?”
“你大哥作為長子,理應繼承這個王位。況且,他有我這個大舅子支持,還怕什麼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