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劉侍中有人才推薦,不知此人姓甚名誰,身在何處?”
劉穆之恭敬的稟報道:“此人姓王為猛,乃是臣前些日子招攬的幕僚,此人能力出眾,不管是兵法韜略,還是治政謀劃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臣相信,隻要給他一個平台,他必然會快速成長成國之重臣。”
“喔?”旁側的趙峰顯然有些不相信,反問道:“那這王猛與劉侍中比起來如何?”
劉穆之思量了片刻回答道:“若真的和臣比的話,臣隻能說,他是皓月之光,而臣隻是米粒之色。”
“劉侍中這話是不是誇大了,能超出劉侍中如此之多的人,這還是人嗎?”趙峰再次回擊道。
劉穆之倒是不生氣,看著趙峰解釋道:“趙尚書見到他,定然會被他的能力所折服。”
趙峰沒有作聲。
韓裕點頭道:“既如此,待朝會結束之後,讓王猛到禦書房來,朕要考究一下他的本事。”
“謝陛下。”
其他人見劉穆之開了這個先河,頓時心中也燃起了念想。
如今朝中人才缺少,加上韓裕是一個念舊的人,從秦雲和呼延彤的冊封就能看出,若是抓住這個機會將自己推出去,日後朝中也能夠有一個支柱。
想到這,劉裕站出來說道:“陛下,臣的部將劉牢之,能力出眾,武藝不俗,精通兵法,可堪大用。”
劉牢之!
韓裕眼前頓時一亮。
這可就是意外收獲了。
自己身邊,人才貢獻最多的絕對是北府軍。
從王鎮惡沈田子,到朱齡石朱超石沈林子和劉穆之檀道濟,如今連第一代北府軍執掌者的劉牢之也出現,整個北府軍中最為精華的人才幾乎都落在了自己的手中。
“喔,既如此,明日讓他也到禦書房來,朕一起考究。”
連續有兩人被推薦,本來一直想要保持沉默的葛俞終於也坐不住,咳嗽了一聲,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一個不情之請。”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轉移到了葛俞的身上。
“葛尚書有什麼要奏的,但說無妨。”
葛俞清了清嗓子道:“從去年開始,老臣的身體越來越差,醫者給我診治完,建議老臣確實要在家好好休息,但當時戰事實在是抽不開身,老臣不好向陛下上奏。如今,天下大半已定,老臣也是時候告老還鄉,安享晚年了。”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文武都滿臉吃驚。
苦盡甘來,正是所有人都要準備享受的時候,葛俞這個時候居然選擇退出,換做是任何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四爺,您為何?”
“四爺,您可要考慮清楚啊。”
幽北一係的不少人都湊到葛俞的身旁勸說。
但葛俞卻都是不為所動。
他很清楚自己目前的情況已經不足以繼續擔任戶部尚書的位置。
其一,自己年紀大了,無論是精力還是反應力都不如萬山和劉穆之這些年輕人。
其二,他這輩子到現在已經算是功成名就,早些退出,讓位置給年輕人,到時候也能博得一個好名聲。
其三,他也有自己的私心,縱觀他的族人之中,唯有侄子葛珅能當大用。自己以退為進,韓裕必然感念其功,對待葛珅也能夠做到有所偏袒。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葛尚書,這裏可是朝堂之上,在這裏可是沒有什麼胡言亂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