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忽然宣布退位,對於如今的大宋來說不亞於強心針,本來還愈演愈烈的農民起義也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以為新朝會出現新的氣象,從而改變如今江河日下的局麵。
卻沒想到,登基之後的趙恒第一道旨意不是大赦天下,減少賦稅,而是增加了南方各道的稅賦目的是剿滅各處的農民起義。
本來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頓時炸了,反抗此起彼伏,南方起義的諸多首領借著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瘋狂擴充手中的兵力,一下子大宋南方半壁江山都陷入了戰火之中。
對此,大宋的高層非但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反倒是一味的擺爛。
顏穀先是逼迫皇帝趙恒加封自己為王,總攝朝政,然後大肆加封自己的親信擔任各處要職。
東宮的原屬官員,隻要是隨著顏穀一同參加叛亂,顏穀都進行了冊封。
隻要是選擇明哲保身或者是隔岸觀火者,顏穀全部嚴厲打擊。
輕則,罷免貶黜;重則,直接要了對方的性命。
數日間,大宋的朝堂血流成河,官員人人自危,不少人都不敢上朝。
對於這些情況,顏穀都是置若罔聞,隻顧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大宋的政壇地震,頓時引動了周圍國家的關注。
尤其是與之接壤的幾大國度,都是蠢蠢欲動。
西邊的大漢本和大宋是聯姻國,如今聽聞大宋如此變故,他們也撕掉了往日的偽裝,直接陳兵大宋邊境,對大宋邊疆城池進行蠶食。
顏穀等人忌憚大漢的實力不敢和對方直接撕破臉,隻能派出使者強烈譴責。
而繼大漢之後,大唐和北邊的大元也紛紛派兵攻占大宋的城池,各地狼煙不斷,顏穀無奈,隻能求助於大宋僅有的幾位老將。
這些老將本來不想搭理顏穀這樣的野心家,但看見國土不斷陷入敵人之手,這些人於心不忍,最終隻能站出來率軍抵抗。
有他們的出手,大宋的局勢暫且穩住。
消息傳到了涼國,張駿有些慌。
一直以來,大宋都是他們背後的重要靠山,如果這座靠山沒了,他們在大周的處境必將危險的多。
張駿也不等韓裕的書信,便火速讓張煥和張昌調動各自兵馬出發。
溧陽城中,韓裕正在巡視各處大營。
前後兩次大戰下來,當初從胭脂山跟著他一起回來的老兵傷亡不小。
如今在沒有完成係統既定任務的情況下,他手中的精銳士卒確實是有些相形見絀。
故而,韓裕必須急速補充普通軍隊,以此穩住眼下的局麵。
“傳寡人的命令,急速從溧陽周邊城鎮征召新兵五萬。”
趙雲聞言連忙勸解道:“大王,如今溧陽城周邊駐紮的士卒已經到了極限,再征兵的話,恐怕這溧陽城是真的容納不下。”
溧陽本有韓裕麾下精銳十二萬,之前廝殺雖然折損了一些,但還有差不多八萬之眾。加上王鎮惡和沈林子帶領的晉北九原之軍,如今的溧陽周邊的守軍又恢複到了十五萬之眾。
雖然與夏侯摯比起來還是少了點,但堅守已經是足夠了。
但韓裕的目光很顯然不是這一點點。
夏侯摯和姬弘平之間的關係不斷惡化,加上大周有部分兵力抽調到了南方,此刻的蒲阪軍事實力並不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