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孩子們準備乞討的時候,乘玉早已開始化緣了。這個鎮子的人大多比較和善,她化緣也比較順利。
乘玉端著滿滿一缽東拚西湊出來的百家飯,和其中的一個小孩子相遇了,孩子碰見她的時候,她正在給門裏麵的那戶施主誦經。
見她在這兒,小孩子也不去乞討了,他蹲下來,好奇的坐在旁邊,看著她對著那家人家念經。
“小師父,他們給你齋飯了嗎?”這個孩子有些好奇,這戶人家在鎮上是數一數二的凶,以前他們也過來乞討過,不僅沒要到飯,反而還差點挨了一頓打。
“沒有。”乘玉撚著佛珠笑眯眯的回答說。
“那你為什麼還要給他們念經?還笑?”小孩子撅了撅嘴,臉上流露出一絲氣憤,如果換了他,他就要在這門口的石獅子上麵踹上兩腳,好好報一下之前被打的那一頓仇!
“飯在施主的手裏,想不想給貧僧,那是施主的自由,小僧沒有理由去記恨施主。”
乘玉看這孩子的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什麼了,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天底下沒有人有責任對另一個人好,哪怕是他們的父母。
父母對子女好,是因為他們有血緣關係,是血脈的傳承。子女對父母好,是因為父母盡到了養育之責,悉心照料。若是父母不善,那也休怪子女不孝。
而乘玉看到這孩子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知道他聽進去了,也沒有打擾他,讓他自行思考。
“你要……討到齋飯了嗎?”這孩子的身高隻到乘玉的腰部,看不見她手上端的飯,小孩子想起了昨天晚上的肉包子,雖然覺得有些心疼自己的飯,但他還是願意把自己的那些分一些給乘玉。
“討到了,鎮裏的施主都很和善。聽到這話,小孩子不著痕跡的翻了一個白眼,那是是因為這小和尚運氣好,沒遇到真正凶惡的那兩家人!
不過他也沒說這話,他知道和尚隻是在這裏停留幾天,用不了多久……她就會離開,他沒有必要說這些讓和尚不開心的話。
還不如讓小師父相信這個鎮子裏住的都是好人,也能讓她開心一些。乘玉牽著小乞兒的手,也不嫌他手髒,一起回了道觀。
道觀裏,一群孩子早就回來了,有人運氣好,收獲頗豐。而有人隻有可憐巴巴的半個幹饅頭,顯然吃不飽。
乘玉顯然就是運氣好的那一個,她飯量大,原來悟真和尚他們帶著乘玉化緣的時候總要多跑幾家,就是擔心乘玉吃不飽。
“來。”乘玉挨個給道觀裏麵的孩子撥了一些飯,少的就多撥點飯,多的就少撥點,最後乘玉滿意的把自己剩下那半碗吃完了。
“吃完飯,那我們就該幹正事兒了,小施主們……”乘玉把缽洗幹淨之後,突然拍了拍手說道。
。您提供大神賴床專業戶的快穿:我是他們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