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2 / 2)

自愚信仙怪傳說,寶藏秘聞以來,中原修真門派實力已受大損,又遭逢蠻人南侵,實力再弱幾成。再者鳩占鵲巢之事頻起,打鬥內耗不斷,又不思修行進取,終年削弱,猶如病入膏肓之虎,其威猶存,其骨已泯。

然而在道統日漸消弭,江湖紛爭更加繁亂之時,白龍鎮來了一位老年道士,法號水鏡,因看不慣殺戮橫行,所以決意為世間消此彌禍,於是他輾轉千裏,一身通天道術折服諸多道友,勸得眾人放下爭鬥,潛心修道。諸人懼於水鏡道法,莫敢不從,又想交好於水鏡,所以不再爭鬥,中原這才得以安穩下來。後來,水鏡又見中原道統薄弱,道法多是中庸之術難等大雅之堂,若是未知之敵來犯,恐難有抗衡之力,遂開宗立派,廣納賢才,是為白雲觀,坐落於白雲山上。

百姓感激水鏡平息霍亂,紛紛送家中孩兒去白雲觀修道,一些江湖尚武之士也競相投奔而來,一時間白雲觀在中原名聲大震,隱有天下魁首之勢,而那水鏡道長也不藏私,傾其所學,教授眾人。不出幾年便有四位天資卓越者脫穎而出,得其真傳,水鏡道長深感欣慰,便令四人掌管白雲觀,自己在後山中閉關修煉去了,再不理觀中鎖事。

這一閉關就是三百年.

一日,白雲觀後山霞光萬丈,霧氣環盈,鳥鳴蟲叫,清明異常,猶如人間仙境,眾人無不稱奇,紛紛圍觀,適時,腳步輕響,一人緩緩自山洞走出,身負霞光,正是那水鏡道人。眾人趕緊行禮參拜,卻見他頷首環顧一圈,道聲不錯,揮手遞給四位首徒一部古卷,然後向著天外飄然飛去。

四人莫不激動跪地,連同眾人一起參拜,卻聽聞空中傳來話語:我今離去,不再回來,你四人悉心處理觀中和江湖事務,切不可再起爭鬥,務必韜光養悔,勤修道法,匡扶正義,鋤奸扶弱,抵禦來敵。聲音久久回蕩於山間,人卻已不知所去。

四人打開古卷,竟是些晦澀難懂的字詞,連書名都不得認識,翻遍水鏡留下的書籍猶不能解惑,況且看的久了,便覺氣血翻騰,全身道行用來壓製才勉強無恙,無奈之下隻好將古卷貢於水鏡閉關的山洞裏,嚴禁任何人翻閱。

而白雲觀人謹記水鏡教誨,從此以匡扶正義,鋤奸扶弱為己任,於世間行走,數十年聲名累積之下,名副其實的成為中原第一門派,後輩子弟學道多有赴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