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龍鎮(1 / 2)

白龍山地處神州西方,南依渭水,北傍洛河,西瞻秦嶺,東望中原,是為神州西方門戶,扼天下之咽喉。時多有達人能者落居於此。

白龍山山體通白圓潤,猶如精雕之白玉,主峰極高,自山腰便可被雲霧吞沒,周圍數十座小山似眾星拱月般將其圍繞,山上多是千年老樹,自斷層山縫之中長出,

盈盈翠綠,點綴白山。從遠處遙望,白中帶抹青綠,綠中藏著白玉,猶如一幅不存於世的山水圖畫,異常靜美。

白龍山下有一大湖,是渭水洛河交彙支流而成,水居山北則為陰,湖泊因常年照射不到陽光,加上山峰老樹投影在湖裏,水色看起來如黑水一般,每至陰雨綿綿

之時,水藻便浮上水麵,鋪滿全湖,同時有水霧騰繞,依附於山側,騰空而起,或是因氣流原因,由遠處觀看,霧氣竟如活龍繞在山上盤旋上升,世代在附近居住的百

姓,多有看到.

而從很早就流傳下來兩句描寫白龍山的詩,使得它頗顯名聲:

山上山,白山抱千翠;

水中水,黑水擁萬龍。

但現在不同,一提白龍山,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天下第一門派-白雲觀,因為白雲觀就坐落在白龍山上,這讓自古便是天下有數的名勝大山竟遜色不少。

白龍山下東方幾十裏的地方有一個小鎮叫做“洞兒鎮”,鎮上多是一些江湖跑馬之輩,差不多都是幾百年前,北方蠻子入侵中原時逃到這裏來的難民的後裔

原本小鎮不叫“洞兒鎮”,因為要躲避蠻子,家家戶戶挖窖打洞,競相串聯,容納了很多逃難的人,而這打出的地洞也是頗為巧妙,水土不進,通透清涼。所以,後來

的人作為紀念便把小鎮改了名。

鎮子頗為繁華,人口眾多,武館糧紡私塾雜貨鋪子應有盡有,街上車水馬龍,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主道中央位置有一間鏢局,占地很大,門口有兩座大石獅子,

銅鈴般的大眼對著街道。兩扇三丈寬的紅漆大門頗有氣勢,門兩邊有一副黑雕木框表的對聯端得是威武大氣:

東南西北無鏢不接,春夏秋冬馬不停蹄。

上麵還有一副大匾,書有“白龍鏢局”.四個大字,正是這白龍鎮乃至江湖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頭號鏢局。

據說這間鏢局比之水鏡開山立派還要早,當年抵禦蠻人也出過幾分力,主家姓沈,傳承已有數百年,底蘊深厚,在江湖中頗受尊重。

而今的總鏢頭沈蒼羽也不知道是沈家第幾代傳人,倒是有幾分能耐,自接掌鏢局以來,行事雷厲風行,殺伐果斷,使得江湖上的強盜土匪一看見“白龍”鏢旗,便

退居三舍,不敢妄動。鏢銀數十年內竟無一丟失,無論是信譽還是效率都是同行遠不能及的。

因此,長久下來造就了白龍鏢局一家獨大的局麵,而白龍鏢局也是路子越拓越寬,門麵越修越華麗。江湖中多有豔羨讚歎者。

鏢局的事雖然順風順水,可是,每每忙完一天,回房歇息時沈總鏢頭便眉頭緊蹙,原因是和夫人成親已有五年之久,竟連一男半女都沒能生下來。

雖說寡人有疾這種病難以啟齒,但為了延續香火,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大夫看過不少,都說是兩人身體沒有問題,隻需注意休息調整心緒就好.

起初兩人也是放下心來,調理身子,辛勤耕耘,然而,又一年過去,沈夫人的肚子就是沒有半點反應。

沈總鏢頭煩悶至極,眼看就要跨過四十門檻了,卻連個子嗣都沒有。夫人也是終日呆在房中,猶自哀怨,不肯見人。沈總鏢頭無奈之下,起了納妾之意。

然而,夫人也是大戶人家出身,不甘受此委屈,要了份休書,回娘家去了.

沒過多久,沈家便操辦了婚禮,過了兩個月後,新婚夫人蘇晚便覺口腹惡心,食欲不振,找過大夫一看,竟是大喜之脈。

沈總鏢頭頓感意氣風發,心情無比舒暢,丫鬟老媽子請了一大堆,全去伺候蘇晚一人。而且還偏覺不夠,時常親身照顧,陪伴左右,眼見蘇晚肚子一天大過一天,

他那一張不算太老的臉兒,像是每天都沐浴在陽光裏的花一樣,燦爛非常。

又過了八個月零三天,這一夜瓢潑大雨,電閃雷鳴,蘇晚自睡夢中驚醒,突感小腹一陣劇痛,急忙搖醒旁邊熟睡的丈夫,沈總鏢頭一看,夫人下身濕透,流出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