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雙膝跪地,磕頭便拜:
“徒兒孟昭拜見先生。”
這一舉動著實令洛懷川驚詫不已,連連雙手相攙道:
“老前輩,如此便折殺小子了。”
不想孟昭兀自不起,口裏振振有詞道:
“醫道高深與年齡大小無關。老朽大半輩子為人針灸治病,自以為技法了得。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朽為學救人之道,甘願稱你一聲先生。”
司馬旦見狀,有心兩邊成全,遂在一旁插言:
“孟先生,你所拜之人絕非浪得虛名,曾親手為官家施針治病,即便你稱他一聲先生也不為過。”
言罷,又對洛懷川道:
懷川賢弟,你便應了他吧。一來,你這一生絕學也算有了傳承。二來,不是也間接造福了同州百姓麼。”
洛懷川聞言,不禁微微頷首,雙手扶起孟昭:
“有道是醫者需具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既然老先生有此蒼生大醫之念,你我便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如此,孟昭謝過先生。”
“醫道無國界,直魯古大師親攥的兩部醫書雖已遺失,我卻得了‘鬼針怪叟’之《脈訣增補》與《針灸書增補》。
不過此書業已上交朝廷收藏,我隻能將其中技法悉心傳授,並無圖形做參考。”
另一位喚做王瑞德的老先生目睹孟昭拜師,起先還舍不下臉,聞聽洛懷川果真要傳授絕學,不免暗自思忖道:
“若果真被這老家夥學了絕學去,不出多日必當聞名遐邇,如此一來,還有我什麼事兒了?與名利相較,臉麵又算什麼?”
想到此處,便也撩袍跪在洛懷川麵前,請求拜他為師。
洛懷川又豈不曉得他內心的算計,斜睨了他一眼道:
“我且請問老先生,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你可否做到不問其貴賤貧富,不管長幼妍蚩,不計怨親善友,不分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待之麼?”
王瑞德被他一問,略一遲疑道:“那是自然,醫者父母心麼。”
“那我再問你,又能否做到不瞻前顧後,不自慮吉凶,不護惜身命,也要救人於危急呢?”
“然也,然也。”
王德瑞這次答的倒是爽快,洛懷川雖知他心存算計,不過隻要能多一人為百姓解除病苦,傳了又何妨?
又見他二人年紀畢竟較自己長了許多,遂再次將二人勸起。
69820961\/110577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