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月望著他真誠的目光,不免歎了口氣,輕聲道:
“川子,我明白。自打娘帶著哥哥失蹤之後,多虧無擇哥哥一直在我身邊軟語寬慰。我會試著接納他,你去忙吧。”
洛懷川得了懷月這句保證,便先往莫嫂處探望那位盲聾啞之人。
見他比昨日精神稍好些,又囑咐連三碗悉心照顧,這才去國子監找邵雍。
誰知正巧遇見韓絳、齊希廉等一幫學生圍著他問東問西,遂拉過邵雍道:
“你們幾個小子何時變得如此積極了?害得我日日見不到先生之麵。今日無論如何要帶走他,不然官家當真要責備了。”
韓絳等人見洛懷川來了,口呼大哥,便迎了過來。原來自那日白礬樓小聚後,一群人義氣頗為相和,索性拜了把子。
其中以洛懷川最年長,為大哥。韓絳為二弟,齊希廉最小,為三弟。其餘什麼四弟、五弟的,這裏暫時便不一一介紹了。
單說邵雍跟著洛懷川進宮麵聖,此時的仁宗正為呂夷簡離朝之前向他密薦的這個新執政團隊愁得食不甘味。
宰相王隨年事已高,不但才具庸劣,且疾病纏身。拜相沒幾日,便請了病假。
另一位宰相陳堯佐、知樞密院事盛度、參知政事韓億與石中立皆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者,唯有程琳還算年富力強。
當他聞聽邵雍與洛懷川來了之後,自是萬分欣喜,速速令張茂則宣了進來。
洛懷川見他眼窩深陷,精神倦怠,不免問道:
“官家,如今呂相、王相及依附之人皆已罷黜,理應神清氣爽才對。何故幾日不見,便成了這個樣子?”
仁宗以手加額,歎道:
“如今朕這中書皆如那覆著重殼前行的蝸牛,一個個老態龍鍾,莫說處理朝政,即便站得久了,業已吃不消呢。”
邵雍聞言,躬身施禮道:
“官家,恕我直言,莫非朝廷果真無人可用麼?”
這一句話,直問得仁宗語塞。細一思忖,便明白其中含義。也明白呂夷簡臨行前為他密薦這些人的真正用意了。
無非是通過他們的執政能力,令仁宗想起他的好處來。遂問道:
“但不知邵先生對呂相有何看法?”
“呂夷簡為相數載,多機巧、善應變,常借手中權力排除異己,嫉賢妒能。不過,私以為此僅是個人品質優劣,不能與其才幹相掩。
猶記得官家親政之初,呂夷簡便呈上提出‘正朝綱、塞邪徑、禁貨賄、辨佞壬、絕女謁,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八條治理朝政之良策。’
足見其一心為官家著想,這些年憂國忘身,輔佐與您,屬實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