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回 曆磨難他鄉終團聚 逛坊市…(1 / 2)

顧氏撲到他的懷裏,哽咽著道:

“迥郎,如今我已是不貞之人,之所以苟延殘喘活在世上,便是為了有朝一日大仇得報。

如今心願達成,自然無顏麵對你與兒子,讓我死吧,咱來世再做夫妻。”

太史炯聞言,簡直心如刀絞,捧起她的臉頰深情地勸慰道:

“秋霜,這些年你為了兒子忍辱負重,受盡苦楚。

我為了尋你也是日夜難眠,實不相瞞,自你失蹤後,你爹因出去尋你,身染沉屙,病死他鄉。

你娘為你哭瞎了雙眼,如今你竟為了所謂的清白,欲棄我與丹兒不顧。

既然你一心求死,我活著還什麼有意思,不如隨你一道去了吧。”

言罷,抬起手掌,便要自裁。

耶律宗齊也一個飛奔,跪在二人麵前,張開雙臂將他們擁在懷裏道:

“爹、娘,咱一家人好不容才相聚,即便死,孩子也陪著你們。”

一旁洛懷川見狀,不由眉頭微蹙,踱到三人麵前,沉默良久,看似無比自責地道:

“看、看來這一切皆是我的錯呀,萬沒想到這一案卻審出了六、六條人命。

三條該死的,三條甘願赴死的。唉,看來洛某也是難、難辭其咎,索性也死了算了。

不、不過據說自殺之人永世不得超生,賈大人,煩勞你將本大人一、一刀結果了吧。”

狄青聞言樂了,知道他這是故意為之,遂裝出一副苦瓜臉道:

“大人,您高抬貴手,我娘子剛剛為我誕育一對龍鳳呈祥。

我怎忍心拋下她們母子三人獨自離去呢?如此行事,實在是枉為人父。”

狄青的一番話說得耶律宗齊羞臊滿麵,猛然間想起自己的愛妻蕭鶯哥與一對可愛的兒女,不免悲從中來。

顧氏見兒子傷心,也覺得此舉屬實不妥當,遂拉過他的手道:

“兒呀,是娘太自私,隻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咱誰也不死了,走,去看鶯哥。”

就這樣,一場風波終於被洛懷川以奇謀巧智化解了。

此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他托著疲憊的身子回到驛館,也懶得脫衣服,倒頭便睡。竟然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朦朧中覺得有人在拍他的肩膀,待睜開眼睛一看,謝玄正守在他身邊,手裏端著飯食道:

“師父,我看您吃不慣驛館裏的飯食,便特意與您做了清粥小菜。”

洛懷川伸了個懶腰,坐起身,一邊吃,一邊感慨道:

“儒、儒生,著實難為你了。這次可沒白來,太史哥哥的事總算有了眉目。”

“師父,眉目是有了,可您別忘了咱的身份是‘赴遼迎親使’。

昨日太史夫婦便被三皇子接到王府去了,瞧這架勢,還能與我們一同返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