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回 二番戰敗北鱸魚膾 三番戰…(1 / 2)

張茂則遞過一把銀箸,仁宗夾起左邊一塊雞肉,感覺表皮極薄,肉質結實且細嫩可口。而右邊的那隻口感上則略微遜色。

遂將一朵簪花投入到左邊的竹籃中。遼使見狀,端起酒杯飲了一口,品鑒之後,也做了與仁宗同樣的動作。

待諸人品鑒完畢,夏使開始點數籃中的簪花,隨即宣布道:

“左籃中有花十二朵,右籃中有花九朵,左邊黃金雞勝出。請左邊禦廚出場。”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心皆提到了嗓子眼,仁宗心裏更是七上八下。

要說這道黃金雞他平日是吃過的,隻不過不如今日美味,一時心裏也沒了底。

在大家的殷切矚目下,宋廚神采奕奕打從後麵走到中央,拱手施禮道:

“鄙人不才,得諸位貴使抬愛,不勝榮幸之至。”

仁宗一見,緊繃的神經總算鬆了下來,麵上不免現出喜悅之色道:

“好,賞,重重有賞。”

遼使見失了先機,內心不免懊惱,遂皺著眉頭問道:

“敢問這位禦廚,我方選的也是同樣散養在蜀地山間林地的土雞,又尊以同樣的烹飪法子,緣何會有差別?還請答疑。”

宋廚微微一笑道:

“你選的是蜀地之雞,而我用的是越地之雞,此其一也。

一般雞在秋日正肥,那些個越雞運到京城後,為了不讓其掉膘,特選擇冬暖夏涼之所飼養,此其二也。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一點,此雞不但散養,且每日裏聞聽悅耳琴聲,故而身心舒暢,肉質鮮美異常,自非尋常之雞可比。”

遼使聞後,瞬間恍然大悟,不過依然嘴硬道:

“想不到天朝養雞也有如此大的學問,贏了第一局,也不算僥幸。咱第二局再見分曉。”

言罷,便催促著夏使開第二局比賽。夏使同樣將宋、遼兩國禦廚請到大殿中央,請遼廚宣講菜品。

但見那位遼廚腆著大肚子,講起話來甕聲甕氣道:

“我選的菜品喚做鱸魚膾,即天朝之前的隋場帝口裏所言說的‘金齏(jī)玉膾,東南佳味也。’

與八、九月下霜時節,取三尺以下者製成鱸幹。下霜後的鱸魚,肉色如雪,且無一絲不腥氣。稍後請諸位品鑒。”

眾人聞言,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聲不絕於耳。仁宗因本朝贏了第一局。故而麵色平淡中不免帶有幾分喜悅。

功夫不大,宮娥彩女開始上菜。仁宗見兩盤中俱是紫色花、綠色葉與薄如蟬翼的白色鱸膾相隔,甚是賞心悅目,不免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