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反間之計(3 / 3)

蔡吉見賈詡如此輕描淡寫地揭過投曹一事,也知對方不會就善罷甘休。不過蔡吉同賈詡一樣,自信有朝一日自己必能讓這位三國名士心悅臣服地輔佐自己。因此她在衝著賈詡微微頷首之後,又扭頭向一旁的禰衡征詢道,“素聞正平文筆了得。不知可願為本府草擬一份檄文與陳孔璋一較高下。”

陳琳為袁紹書寫的檄文早已傳遍了九州大地,無論是親袁者,還是尊漢者,都一致公認陳琳此文可經世流傳。禰衡向來自負才華橫溢,此刻眼見蔡吉要他寫檄文與陳琳打擂台,自然是二話不說抱拳領命道,“衡定不辜負主公重托!”

“善。那本府就恭候先生大作了。”蔡吉欣然笑道。

其實此時的蔡吉並不知曉,就在她同手下的部將幕僚商討如何應對曹袁大戰之時,遠在鄴城的袁紹早已對她的忠誠度產生了質疑。至於誘因嘛,當然就是曹操以漢帝名義向東萊派遣使者一事。在袁紹看來自己的使者比曹操的使者要早一步到。蔡吉身為自己的附庸,理應斬殺曹操的使節以表忠心。但是蔡吉卻將兩方的使者一同留在了東萊。這就使得袁紹不得不懷疑起蔡吉的對袁氏的忠心程度來。

事實上,這會兒令袁紹產生懷疑的還不止蔡吉一人。在過去的數日中,袁紹除了接到兗州、河內、豫州等地一些郡、縣投誠的文書之外,還頗為“意外”地截獲了三封由許都發出的密信。其收信人分別是袁紹帳下的謀主沮授、田豐,以及留守幽州的大將麴義。依照信中所言,曹操先是代漢帝褒獎了一番此三人對漢室的忠心,跟著又分別授予沮授冀州牧一職;田豐並州牧一職。至於曹操給予麴義的高官厚祿,那更是豐厚。其不僅任命麴義為右度遼將軍,還封其為幽州牧。

雖說大多數人接到這種密信,十有八九都會懷疑這是曹操下的反間計。然而袁紹早在討伐公孫瓚之時,就已忌憚麴義在幽州的勢力。再聯想到沮授、田豐的之前竭力反對自己稱帝的態度,也就由不得袁紹不信信中的內容。於是這天夜裏,袁紹便將郭圖、逢紀、審配三個心腹秘密招入宮中商討此事。

卻見袁紹在將那三份密信交給三人傳閱之後,便鐵青著臉問道,“諸君對此有何看法?”

“此乃曹孟德的反間之計!”性格剛烈的審配率先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一旁的逢紀則遲疑了一下補充道,“公與、元皓雖在稱帝之時上同陛下有分歧,但都不是蛇鼠兩端之人,更不會為了曹操給的空頭銜而背叛陛下。倒是麴義在幽州頗為勢大,倘若其真被曹操收買,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袁紹聽罷審配、逢紀二人所言,雖微微點了點頭,可麵色卻並沒有緩和下來。顯然他並不認為沮授與田豐能置身事外。於是袁紹又將視線移向了郭圖,希望能從他身上得到滿意的答案。

麵對袁紹征詢的眼神,郭圖並沒有直接回答沮授與田豐是否與曹操有聯係,而是沉吟了一下,向袁紹分析道,“當初陛下遠征幽州之時,沮授留守鄴城總管內外,威震三軍。其勢不亞於麴義在幽州。臣與主同者亡,此兵書《黃石》之所忌也。且統軍在外的人,也不應同時主持內部政務。”

“臣與主同者亡”的意思就是臣下的權威與君主一樣就一定會滅亡。因此郭圖雖沒有正麵回答袁紹的問題,但他所表達的建議已經十分明確。那就是無論沮授與麴義是否已被曹操收買,以他二人目前的威勢,都應該引起袁紹的重視並加以壓製。故而在聽完郭圖的一番分析之後,袁紹不由自主地便摸著自己的長須點頭道,“公則言之有理。看來朕得有所作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