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卿(光祿卿的別稱)
少禦(太仆卿的別稱)
大棘(官名。大理的別稱)
客卿(唐代鴻臚卿的別稱)
睡卿(古代官名。鴻臚卿的別稱)
小賓(鴻臚寺少卿的別稱)
序客(鴻臚官的別稱)
走卿(唐、宋時對司農的戲稱)
司成(祭酒的別稱)
元士(明初給事中的別稱)
給諫(清代六科給事中的別稱)
都軍(殿前司都虞侯的別稱)
儀正(儀鸞司大使的別稱)
製軍(明清時總督的別稱)
總閫(清代總督的別稱)
閫公(對督撫的敬稱)
撫台(明清巡撫的別稱)
撫軍(明清時巡撫的別稱)
撫憲(屬對巡撫的尊稱)
會府(節度使的別稱)
宗師(明清時對提督學道的別稱)
學台(清代學政的俗稱)
督學使者(學政的別稱)
藩台(明清時布政使的俗稱)
藩司(明清時布政使的別稱)
烏台使君(按察使的別稱)
臬台(明清時按察使的別稱)
臬憲(舊時對按察使的敬稱)
廉訪(清代對按察使美稱)
臬司(元代肅政廉訪使司、明清提刑按察使司的別稱)
廉憲(廉訪使的俗稱)
大參(參政的別稱)
漕台(清代漕運總督的別稱)
河帥(河道總督的別稱)
河台(清代河道總督的俗稱)
束雪量珠(舊時對鹽政的美稱)
鹺使(清代鹽運使的別稱)
廉鎮(觀察使的別稱)
製帥(製置使的別稱)
製領(製置使的別稱)
帥使(宋代安撫使的別稱)
居守(官名。留守的別稱)
大漕(宋代轉運使的俗稱)
觀察(清代對道員的尊稱)
道憲(對道台的尊稱)
道尊(對道一級行政長官的尊稱)
右輔(右內使的別稱)
明府(漢、魏以來對郡守、牧尹的尊稱)
府君(漢代對郡相、太守的尊稱)
太尊(明清時對知府的尊稱)
府尊(明、清時對知府的尊稱)
太守(宋以後知府、知州的別稱)
太爺(舊時對知府、知縣等官吏的尊稱)
亞尹(少尹的別稱)
二府(明、清兩代府同知的俗稱)
二尹(明、清時縣丞或府同知的別稱)
三府(通判的別稱)
帳幹(推官的別稱)
州尊(對一州之長的敬稱)
三刀(刺史的代稱)
守侯(州刺史的別稱)
藩司(南北朝時州刺史的別稱)
上綱(別駕的異稱)
別乘(別駕的別稱)
州都(州大中正的別稱)
參卿(對參謀、參軍的別稱)
糾曹(亦作“糺曹”。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別稱)
五馬(太守的代稱)
鈴下(太守的敬稱)
都吏(漢職官名。督郵的別稱)
庠老(古代對地方學官的敬稱)
玉局仙(玉局觀提舉的戲稱)
七品黃堂(封建時代對縣令的美稱)
七品琴堂(封建時代對縣令的美稱)
太老爺(舊時對縣官的尊稱)
仙令(對縣令的美稱)
令尹(縣官的別名)
令君(對縣令的尊稱)
百裏君(亦稱“百裏宰”。縣令的別稱)
邑宰(對縣令的敬稱)
縣大夫(縣令的別稱)
縣太爺(舊時對縣令的尊稱)
縣父母(舊時對知縣的尊稱)
縣正堂(知縣的代稱)
縣尊(舊時對縣官的尊稱)
茂宰(舊時對縣官的敬稱)
明廷(漢代人對縣令的敬稱)
貴縣(對縣官的尊稱)
宰公(對縣令的尊稱)
宰君(對知縣的敬稱)
堂翁(明、清時縣裏的屬員對知縣的尊稱)
堂尊(明、清時縣裏屬吏對知縣的尊稱)
雷封(古代縣令的代稱)
貳令(縣丞的別稱)
讚公(古代縣丞的別稱)
少公(縣尉的別稱)
少府(縣尉的別稱)
仙尉(對縣尉的譽稱)
梅尉(對縣尉的美稱)
司訓(明、清時縣學教諭的別稱)
河廳(河泊所官長的別稱)
負弩(古代亭長的別稱)
老總(清末對新建官辦機構總辦的別稱)
宣教(宋代迪功郎的別稱)
督鎮(官名。督師的別稱)
提台(提督的尊稱)
總爺(明清時對總兵的尊稱)
總鎮(總兵的別稱)
鎮台(清代總兵的別稱)
鎮軍(清代總兵的俗稱)
協台(清代副將的別稱)
千兵(武官“千戶”的別稱)
河吞大(官名。城守尉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