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早上8點鍾,遊擊隊出動5萬精銳,在60餘架飛機、一百多門大炮、近300輛坦克掩護下兵分三路再次猛攻羅亞埃方舟。
一開始,敵軍的裝甲兵團進軍十分順利,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就進入了城中。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幾乎走進了一座死亡之城。
整個裝甲兵團被引入雲軍預先布置好的雷區,四周還埋伏著大量裝備了反坦克武器的部隊。當雲軍突然發起強大的火力反擊時,遊擊隊裝甲兵團已經陷入絕境,隻能慌忙撤退,可進攻容易,掉頭難啊!
部分敵軍選擇放棄裝甲車,可剛跳下車,就被雲軍隱藏在高處的機槍手射殺。短短半個小時後,三百多輛坦克裝甲車開進去,40餘輛被擊毀,陣亡官兵3000多人!
“鮑裏斯,比賽開始!”我在步話機裏下了戰書。
“沒問題!我通知阿曆克賽。”鮑裏斯手舞足蹈。
先說鮑裏斯防守的東邊。這小子賊!在高層或廢墟中隱藏火力是西洲巷戰防禦的慣用手段。
由於他指揮工程兵事先對市區建築進行了爆破,堆積如山的瓦礫使敵軍坦克和步兵寸步難行,而試圖攀越這些路障又會將自己暴露在位於3樓或4樓嚴陣以待的雲軍機槍射界之內。
廢墟中也可能藏有雲軍火力點。遊擊隊甚至發現,雲軍頗費周折地將88毫米高炮搬上樓用於反坦克作戰。
德製88炮本是對空武器,但其使用穿甲dan時可擊穿1000米內193毫米裝甲。與此同時,巷戰中坦克炮由於俯仰角的原因,隻有射擊距離大於目標所處位置高度的3倍時才能射擊。
換言之,如果雲軍88炮位於16米高的4樓,那麼敵軍的M4坦克隻有距目標50米開外才可能還手。
但問題在於,巷戰中90%以上的目標都在50米以內,M4坦克可憐的178毫米裝甲在這麼近的距離吃上一發88炮彈,隻能是來一輛報廢一輛,還窩囊得毫無還手之力。
坦克遭狂虐的同時,敵軍士兵也一度被雲軍機槍打得損失慘重。不過,遊擊隊還算訓練有素,他們很快反應過來,采取低位姿勢快速翻越矮牆,以免成為敵方射擊目標。
遊擊隊突入建築物時,先由一名士兵靠牆側身向屋內投手雷,並守在門口警戒,其餘人則在爆炸結束後2秒內迅速突入掃蕩殘餘敵軍。
在走樓梯搜索時,敵軍士兵以樓梯為掩護向拐角投彈,爆炸後利用煙霧掩護向上突擊。
而那些笨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常因在破碎的路麵上行動受限,躲不及暗處雲軍燃燒pin和“鐵拳”火箭筒的圍攻,而變成了鋼鐵棺材。
雲軍中的輕機槍手、mp40衝擊槍、反坦克火箭筒也會搶占製高點構築火力網。
發起攻擊時,遇到難啃的硬骨頭,雲軍火焰噴射兵就有了用武之地。ROKS-3型火焰噴射qi裝有10升燃油,噴射距離達35米,可以噴射6至8次。
如果說槍彈是點殺傷,炮彈是麵殺傷,那麼噴火武器則堪稱立體殺傷,隱蔽再好也會被無孔不入的油火引燃。
雲軍經常拿火焰噴射qi朝著密閉的敵軍廢墟臨時洞穴工事噴射烈焰,接下來,一群火人掙紮著跑出來,他們就變成了雲軍步兵的軍功章。
鮑裏斯創造性地以防空洞、地鐵、地溝、排水溝、水管和暖氣管線打地道戰。他命令機槍手和反坦克兵組成破壞小組,從地道迂回到遊擊隊背後發動突襲。
房屋、高樓、城市內河、小樹林、取用不盡的建築材料等等,都變成了他們的天然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