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規則(1 / 2)

謝克感到十分惋惜,一來他覺得這個傷者明明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卻因為這種原因而錯失康複的機會,對其來說太過殘忍。第二個麼,那個原本可以由他來做的皮瓣術,沒做成也是挺可惜的。畢竟車禍天天有,但是這種機會卻未必能經常碰到。

這種皮瓣術要分兩期,第一期先是把手骨塞到腹部裏麵去,讓血肉培養著,然後過段日子做第二期,把手拿出來,再從身體其他有肉的部分如屁股大腿上割點皮肉和神經血管下來移植到手部重建。

這對謝克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以他現在的名氣,再加上這個病人本來就是他接的,二期手術也毫無疑問肯定會交給他的。

不過既然家屬不肯花這個錢,他一個做醫生的也是沒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所以說現在什麼都要講究簽字的,不然的話就算你醫生是好心多做了些什麼,碰上不講理的人,還要反過來怪你。

患者這邊是怕醫院方麵的人為了錢亂來,所以不相信醫生;醫生這邊又怕患者和家屬賴賬,所以不肯也不敢擔責。

要知道,沒有那個簽字,一旦你做了,你就是錯!就算你把人治好了,家屬照樣可以去告你!哪怕你說,行,這錢你自己出,這總行了吧?不行!就算你出錢把患者治好了,隻要沒有家屬簽字,你就還是要輸這個官司!而且還要再賠錢!

所以這是規則,作為一個醫生,你必須有良心、有技術,還要遵守規則。

表麵上看起來,這種規則似乎既保護了患者的利益,又保護了醫生不在事後受到傷害,但實際上卻直接導致了雙方都無法對對方付出信任,而其結果就是必須由一張紙來決定那些傷患的命運。

因為時間的延誤而使得很多病人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最好的治療,這種情形已經屢見不鮮。

那醫生呢?醫生的心裏其實也沒有多好受。

一個人選擇醫生作為他的職業,不可能完全是為了所謂的“金飯碗”。大多數醫生在決定踏入醫院的時候,都是有治病救人的理想的。賺錢當然重要,可如果隻想賺錢的話,做什麼不行?說句實話,現在大多數醫生賺的還沒有搬磚頭的多。

能成為名醫,或者成為主任的,畢竟是少數啊。

藥品分成,手術紅包,這些都遠沒有人們心目中想象的那麼多。

一些大醫院還算稍微好點,更多人因為承受不了生活的負擔而轉行。

當初進入臨床係的時候,誰沒有念過那句誓言:

健康所係,性命相托。我誌願……[注]

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是真真實實的,但卻常常經不起蹉跎。歲月它將鉛華都洗淨,使得那些曾經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也消弭在天際。

這是醫療事業從業者的悲哀,同時也是醫療事業服務對象的傷痛。

就比如現在,趙華和謝克正在為傷患關毅做的這個手術。

胸腰椎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區。

具體來說就是胸椎的最後三個節段和腰椎的第一、第二兩個節段組成。這個區段正好是活動度較少的胸椎和活動度較大的腰椎之間,最容易因為應力的集中而產生損傷。

一般傷成這樣都是因為過度的外力,常見主要是車禍和墜落。

當軸向載荷作用於這些椎段,並不斷增加負荷,最後超過人體脊柱所能夠承受抵抗的極限的時候,就會發生機械性的破壞。這時骨體會呈放射狀向周圍發散地爆裂。骨片和軟組織碎片通常都會向上或者向下進入壓力相對較低的椎管。

想也知道,椎體骨折的嚴重程度與它所承受的軸向載荷息息相關。

而其中的一個分界線,就是看椎體後壁有沒有破裂。

椎體後壁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護神經和韌帶,還能防止脊柱的凸出,是個及其重要的屏障。

如果椎體後壁沒有破裂,那麼就算是壓縮性骨折,這要好得多。而如果它破了的話,那就是爆裂性骨折了。

關毅的情況,從影像學檢查,也就是ct掃描和斷層攝影上來看,明確顯示了椎管有嚴重阻塞,壓迫神經,所以肯定是要手術治療的。

本來焦貞梅還希望采用保守治療,可是趙華告訴她,手術可以縮短住院時長,減少恢複期,護理起來也比較容易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畸形和改善神經功能,這樣她才同意了。

謝克十分懷疑,她這是指著她公公今後繼續給他們家做牛做馬呢。

因為是急診手術,來不及做術前預案,好在趙華還是比較有經驗,再加上有謝克在旁協助,倆人很快就把手術過程商量了一遍。趙華去挑選材料,謝克則用牽引裝置固定好傷者的體位。

然後謝克從後入路做切開。

這種事情他早就熟門熟路了,一般認為人的頭是最重要的地方,他連開顱都那麼得心應手了,開個前胸後背的實在是問題不大。

趙華進來以後,不出意外地看到謝克已經把所有的準備都做好了,不由讚賞地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