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是世界公認最有紀律的民族,但是他們不穿校服。”
——盡管帝國官員們鮮能理解日耳曼這個“尚未開化”的民族怎麼會“公認的最有紀律”,但帝國皇帝的話仍然讓校服退出了帝國的曆史舞台。
——————————我是分割線——————————
“唉……”帝國西伯利亞軍區總司令,年近五十的世襲武襄公侯寶侯子杉將帝國情報局南方局發送而來的宋金情報細則當小說般的看畢,把厚厚的情報單子往辦公桌上一扔,百無聊賴的靠在椅子上,長歎了一口氣。真無聊啊,帝國公爺這樣想著。猴崽子們日常訓練戰備什麼的根本沒有插手的必要,軍區參謀部極好的完成了軍隊和平時期的建設工作,至於熱血軍人最向往的戰場,那就更別想了——雖然現在帝國武襄公銜至上將,官至軍區司令,但他這輩子,還真是沒有參加過大規模戰爭呢。當年的那場恢複華夏故地的大戰,年輕的武襄公爺正在北美收編“華夏遺民”呢;之後就更加不要說了,帝國和平了近三十年——我們的武襄公大半輩子的心血都用在了演習場上和自己人鬥來爭去。按照帝國大部分軍官的話來說就是,自己是“悲哀的一代”。
帝國軍官們都擁有一種古怪的英雄情結,就是向往一種悲劇式英雄的死亡,譬如敵人突然襲擊,為了帝國大局死守陣地,最後高呼“皇帝萬歲”壯烈犧牲什麼的。這樣才算“英雄”,軍官們如是想。當然,造成這樣的結果也和帝國的教育息息相關。深刻體會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帝國皇帝為帝國各級學校專門加設了“思想品德”這一新學科,從小學到大學都要深入學習諸如“先烈們的挖井”、“皇帝陛下的太陽”之類的“永遠萬歲”,由於帝國早期的艱苦,類似的“偉大的犧牲”層出不窮,而造成了帝國子民們緬懷先烈的同時有了扭曲的覺悟。好吧,皇帝陛下不是不想解決,而是麵對這樣自己一手造成的局麵束手無策。不管它了,不負責任的帝國皇帝悻悻的想,反正也沒什麼不妥當的後果。
然而1156年的今天,帝國的軍官們怕是沒有可能圓這種“英雄的夢想”了。皇帝陛下離奇的要求精銳的帝國正規軍“軍隊正規化建設”以來,拿最基礎的12人帝國步兵班而言,就擁有6支40式彈倉步槍,2支50式20發彈匝的自動步槍,正副班長裝備80發彈鼓的衝鋒槍,還有一個兩人的輕機槍組。排級部隊就已經裝備了60迫擊炮。雖然帝國皇帝常常私下歎息他的軍隊仍然處於“一戰水平”,但帝國的官員們已經很滿意了,稱其為世界最強大的陸軍。事實也確實如此,盡管操典上規定帝國軍隊最小的戰略單位是師級部隊,然而實戰中,戰場指揮官們常常將營級部隊作為戰略單位使用了。想想也是,幾百個西班牙人穿著盔甲拿著老式火槍就能征服一個大陸,何況四四製編製的1293人的帝國正規營?這樣的兵力火力,哪來什麼“淒美”的英雄主義啊……
……
公元1156年2月末,帝國新京沈陽。
窗外的雪厚厚的積著,將禦花園整個的裹成一團。柔柔的,煞是可愛。帝國子民家中都有了熱炕和煤球爐子,自然可以施施然的傳唱“大雪紛紛而下,都是皇家瑞氣。”至於其後的“放他娘的狗屁”,就被帝國子民選擇性的無視了——瑞雪兆豐年,他們隻看見了這點。反正再冷的冬天都遇見過,也沒見什麼冷死人餓死人的傳聞。還是好好的準備下過年,買點年貨對聯什麼的,思量下年夜飯的新菜式的好。雪在帝國子民的眼中隻是“可愛”,為什麼南方來的那幫子一到冬天就都戰戰兢兢的?
“唉……”帝國皇帝也苦笑著將和武襄公手中一樣的情報冊子往小幾上一扔,懶懶的癱在軟榻上。發源於西伯利亞的寒風卷著屋簷上的積雪在窗外呼嘯而過,但暖閣裏麵春意怏然。屋角的煤爐子上水壺咕嚕咕嚕的冒著熱氣,水開了,一隻芊芊素手將它緩緩提起,又注入那一方精雕細琢的進口自江蘇宜興的紫土燒製的紫砂壺,壺中早放好了台灣行省炒出的香茶,一縷清香在那隻素手蓋上蓋兒前偷溜出來,彌漫開。聳聳可愛的小鼻子,素手的主人,帝國皇後娘娘嬌媚的聲音響起:“老公~~茶好了,來,給你倒上……唔……剛才看什麼呢?”
“咳咳……”瞟了身邊的漂亮婆娘一眼,皇帝陛下很是義正詞嚴的:“寺婦不許幹政。”
若是外臣們聽聞了帝國皇帝的回答,必定會感激淋涕,高呼“陛下聖明”。可惜了,現下聽見的是皇後娘娘。“哎呀呀,陛下聖明。”娘娘的聲音一貫的嬌柔:“君明臣賢,帝國萬代。陛下於國富民強之際尤能自省其身,實在是帝國百姓們的福氣。臣妾失狀了,請陛下責罰。”
一番馬屁是拍得帝國皇帝滿麵紅光,看看,咱家婆娘不止持家有道,而且還識大體,知進退。幾生修來的福分那,皇帝陛下暗歎。
“陛下文治武功,世所罕見。那些個唐宗宋祖一代天驕什麼的,在陛下您的光輝麵前,怕都得黯然失色了。適才見陛下苦笑,人家隻是好奇這天下還有什麼能讓您老人家皺一皺眉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