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是不對的,打他們(指日本人)是可以的。”
——皇後千歲露露和宮女玩笑時這樣說過
——————————我是分割線——————————
大和是一個很齷齪的民族。
請原諒皇帝陛下用了“齷齪”這個詞,對於穿越者徐風而言,如果用諸如“劣等”甚或泄憤般的將大和民族冠以“劣等民族”的頭銜,似乎很有些罵了自己的味道。畢竟就是在皇帝陛下和皇後娘娘來到這個世界前的日子裏,日本人還有能力和他們的祖國就東海上的一個小島糾纏不休呢。
帝國的官員們很難理解皇帝陛下對帝國僅有的兩個屬國之一的日本所持有的態度,那是夾雜了鄙視、警惕以及許多的仇恨。鄙視好理解,在強盛的帝國麵前,即便是帝國因為皇帝意誌而上表稱臣的大金,在帝國官員以及百姓們眼中,也不過是一介跳梁小醜,按老人們的話來說就是“先讓他們蹦躂幾天”;警惕也能理解,畢竟中華先賢有言“忘戰必危”,還有說“居安思危”的,帝國在戰略上蔑視一切對手,可也絕不小看任何對手,就算麵對高麗的東南軍區部隊也時刻警惕,何況對著曾經有過“摩擦”的日本呢?至於仇恨就比較難揣摩了,日本這個撮爾小國,從漢時開始就很窩囊的縮在他們那幾個小島上,根本就與我中華子民沒有任何利益衝突,及至盛唐,那是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實在是恭敬的可以,這樣一個國家,皇帝陛下漏口流傳出來的“國恨”從何而來啊?
然而皇帝陛下的意誌就是帝國的意誌,從與日本國接觸以來,帝國官員就沒有給過日本人好臉色看,可是他們卻一如以往的恭順,仿佛上國就是這個樣子,把他們的尊嚴踩在腳下才是正常的一樣。按照帝國皇帝的想法,是要想辦法讓日本人亡國滅種的,然而我們泱泱大國,總得找出個好點的借口,不然所謂“不教而誅”,在帝國子民們看來,還是很不地道的。至少,得讓輿論宣傳有一定的事實作為基調。帝國以秦漢古風來教育自己的子民,總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吧?
可那日本人實在是一個,怎麼形容呢,嗯,實在是一個太能“自賤”的民族了。自從公元1055年第一次華日戰爭以來,帝國當時沒有足夠實力滅亡日本,帝國的敵人不止一個,這就給了他們上表稱臣的機會,其後一直到現今的1155年,整整一百年啊,帝國情報部居然就沒有找到一絲能夠對日本發動戰爭的借口。日本人的恭謹與順從,甚至讓帝國參與此事的官員們近乎絕望了。這不能說帝國的間諜和特種部隊們是飯桶,帝國皇帝知道,他們已經盡力了。帝國情報部策劃了不下十起的陰謀,意圖勾起日本人的怒火,結果都失敗了。最近的一次,是帝國情報部派出特種兵突入了京都的日本天皇禦所,把當時近衛天皇的太子妃,也就是現在的後白河天皇的老婆給**了,不止於此,還在牆上留言侮辱天皇和太子妃有不能為人言的關係,這總不能忍受了吧?帝國上下策劃此事的官員們都如此想,帝國的艦隊都已經做好了戰鬥出航的準備。結果日本人忍下來了,近衛天皇甚至把太子妃送來了沈陽,並上表說:“下國女子能得天朝將軍的眷顧,實在是下國的榮光啊……”啊啊啊!!!這世上怎麼就會有這麼下賤的東西啊?!帝國內閣與帝國情報局的大臣們麵麵相窺,無言以對。帝國皇帝苦笑了一下:“現在你們知道這幫家夥是多麼難纏了吧?”大臣們也是麵泛苦澀,鞠躬曰:“陛下聖明……”
……
於是日本就和高麗一塊作為了帝國的屬國,並延續到現在。倘若不帶感**彩來看,日本國似乎比高麗還要忠心些呢。
梅川內酷一進禦書房便仆倒在地,三跪九叩三呼萬歲後就獻上奏表,並說:“聽聞天朝大皇帝陛下有意西征,我家國主要微臣轉告上國大皇帝陛下,我日本願起傾國之兵,為天朝大軍鞍馬持韁。”
聽聽,高麗本也就想著出兵三萬,日本人卻告訴帝國,我的兵隨便您用了,別客氣;高麗再怎麼說他的士兵還是“願為先鋒”,頂多吃點苦頭,這日本派“傾國之兵”來給帝國的戰士牽馬……如果不知情的聽了,還不得感動的眼淚嘩嘩的啊。
看著日本外使梅川內酷那獻媚的眼神,帝國皇帝徐風陛下不禁打了個冷戰,和內閣諸臣眼神交流一下。罷了,麵子工程還是得做的,一碗水得端平了,不能做出帝國厚此薄彼的樣子。
於是日本人也得了出兵五百隨軍的“恩賞”。得了主子看重,梅川內酷仿佛得了莫大的好處,老臉上的諂媚的笑仿佛要把那滿臉的皺紋擠出花兒來,腳踩雲端一般的和高麗大使樸正茂一塊跪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