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本初叔父,公孫將軍,你們也太配合(3 / 3)

但是為了謹慎起見。

公孫瓚還是選擇向南皮縣一路上派出探馬,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打探這一路上數座城池的情況。

同時調動軍隊向東部行進,稍稍試探一下位於渤海郡的袁紹。

結果這一搞。

就搞出問題來了。

公孫瓚現在無比慶幸的,就是當初選擇試一試,而不是將老師的話拋之腦後,置之不理。

一想到這兒。

公孫瓚便忍不住感慨的長歎一聲。

老師果真不愧是信義著於四海,胸懷寬廣,包容萬千的大儒。

對於自己這樣關係生疏偏遠的學生,都會時常加以關注,並且在關鍵時刻加以點醒,提供最真摯的幫助。

相比之下。

自己這個做學生的,反倒太不稱職了,有違師徒情誼啊!

……

感慨了一陣之後。

公孫瓚暫時將心中情緒放下。

轉而開始琢磨起來,自己該如何接袁紹這一招,並予以最有效的反製。

說起這個。

就不得不談到公孫瓚勢力的一塊短板了,那就是文臣謀士這方麵,實在是有些稀缺。

會打仗的,一抓一大把。

能搞謀略的,掰起手指頭數得清。

兩相比較,他甚至還不如董卓的西涼集團,畢竟董卓麾下,還有李儒這位首席謀士,以及藏拙守身的賈文和。

因此在戰略戰術等方麵的事情上,公孫瓚還能找到人一起商討。

而這種玩心計,玩謀略的事情,他除了自個兒悶著頭想之外,也沒什麼別的法子。

可偏偏公孫瓚在這方麵也不擅長。

故而思索了半晌之後。

他依舊是腦海內思緒紛亂不已。

思來想去之下。

隻能用一個笨辦法來處理了。

“阿越,我撥給你五千騎兵,明日你我兄弟二人便分道而行。”

“我繼續向高邑縣進發,爭取以最快速度拿下韓馥,搶在袁紹出手之前,奪下冀州,不給他留有機會。”

“而你的任務,就是不停的襲擾袁紹,也不必和他拚死拚活,隻需要不斷的騷擾他,打亂他行軍的步伐,替我爭取到時間即可!”

隨著公孫瓚一聲令下。

坐在邊上的一名年輕男子當即起身而出,正是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

“兄長放心,我幽州鐵騎來去如風,天下無敵,必定能叫袁紹疲於奔命,無力阻擋兄長腳步分毫!”

…………

關於袁紹和公孫瓚,這兩尊龐然大物之間發生的劇烈摩擦,曹昂得到消息,已經是在數日之後了。

“哈哈哈哈!”

位於鄴城的魏郡郡府中。

從書房裏傳來了一陣爽朗的大笑聲,聽的守在門外的眾人是麵麵相覷。

將軍這是得了什麼消息,竟然樂成這樣,以往可從來不見將軍有這般失態的時候,哪怕再開心也隻是撫掌輕笑。

隻不過若是他們能入內一觀的話。

便能夠清楚的發現。

不僅曹昂在放聲大笑,書房中坐著的曹仁、張遼,荀攸等人,也同樣是臉上堆滿了笑容,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

“好啊!”

“好一個袁本初,果真不愧是四世三公,名門之後,總是能夠給我帶來驚喜,這一手棋實在是下的好!”

隨著曹昂的點評之語一出。

哪怕平日裏正經嚴肅的典韋,此刻都稍稍有些繃不住麵上的表情。

蓋因半個時辰之前,一封緊急情報,從前線送達曹昂的手中。

信上大略闡述了一下,袁紹和公孫瓚最近半個月以來的諸多動向。

並且在信的最後著重說了一件事。

“公孫瓚之弟公孫越,率騎兵襲擾袁紹大軍,期間數次得手,袁紹震怒之下,當即設下伏兵,誘公孫越入套。”

“越屢戰屢勝,驕縱之下,大意輕敵,從而身陷埋伏,於大軍混戰之時,身中流矢而亡。”

“瓚惱怒萬分,當即率大軍折返,誓滅袁紹,以報殺弟之仇!”

……

就是這樣一個消息。

把曹昂給樂壞了。

他在東郡臨行之前,讓盧植書信一封寄給公孫瓚,埋下了一個伏筆。

目的就是曝光袁紹的謀劃,從而讓兩方掐起來,拖住公孫瓚的腳步。

可他真沒想到效果會這麼好!

袁紹也太給力了一點,直接把公孫瓚的小老弟給錘死了,雙方從原本的利益摩擦,升級到了血仇階段。

公孫瓚這下要是不和袁紹分出個高低勝負,或者說真刀真槍的幹上一場,那他很難對自己人交代。

如此曹昂可以安穩很長一段日子了,雙方這般戲劇化的演變,給他留足了大量的準備時間。

甚至這一戰過後。

不論袁紹還是公孫瓚,他們的實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削弱,這就是變相的給自己進行了增強。

簡直是美滋滋!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袁紹袁本初。

本初叔父還是個忠厚人啊!

當然,其實曹昂是知道的,袁紹大概率沒想幹掉公孫越。

隻想著大敗公孫越一場,把他率領的騎兵打散,從而讓自己麾下的大軍免於受到騷擾。

隻是戰場上有時候就是這樣,刀劍無眼,隨便一記流矢,也能奪走一員大將的性命,這能找誰說理去?

……

笑過一陣之後。

曹昂等人終究是把心思轉回到了正軌上,上天給予了曹家這麼好的機會,這要是不牢牢握住,那就太可惜了。

“公達,你待會兒書信一封,派人送往高邑縣,告訴韓馥一聲,暫且擱置調動兵馬。”

“眼下兩方勢力鏖戰,咱們最要緊做的,就是悄無聲息的蟄伏,最好誰也別注意到我們的存在,讓他們戰個痛快,打個你死我活才成。”

“等到他們的交戰告一段落之後,我們作為冀州的東道主,再站出來主持公道,當一個和事佬。”

“如此方才是上上之選啊!”

此事自然是應有之義。

不需要曹昂說,荀攸其實都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因此聽著曹昂的叮囑。

他自是麵帶溫和笑意的點了點頭。

而在對荀攸吩咐完之後。

曹昂又對曹仁說道:“子孝,我有一事需要你來辦,召集一批工匠,日夜打造好一樣東西。”

“此物日後有大用!”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