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疑惑不解。
唯有曹操站起身來,對袁紹以及在場眾人微微拱手,向他們解釋道。
“昨日在破城之時,子脩在城北發現了幾座王侯墓,無一不是露天敞開在那兒,其中的金玉珠寶被盜掘一空。”
“他懷疑是董卓為了搜刮錢財,專程派人到處掘墓開棺,把整個洛陽周邊的帝王塚,公卿墓給挖了個遍。”
“由於不忍心看著這些墓塚曝於荒野,故而今日一早,子脩便連同陳王殿下一道往城北而去,打算率領兵馬將這些被掘開的墳墓填平。”
……
曹操話音剛落。
帳內頓時一片嘩然。
眾人都有些吃驚的看著曹孟德。
萬不曾想會聽到這樣的回答。
他們想過曹昂和劉寵,很可能是發現了什麼,又或者尋到了什麼好處,所以暫時不在。
可真沒料到,他們是去做這樣費力沒好處的事情。
沒錯!
在眾人眼中。
修複填平被毀壞掘開的王侯墓,就屬於吃飽了沒事做,花那閑工夫,卻得不到什麼好處的事情。
做這種事是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的,有這精力,讓將士們多休息兩天,絕對都比這劃算。
況且眼下可是分資源、分好處的時候,曹昂卻不在,反倒去填墳了。
莫非這小子對漢室忠貞到了這種地步,可以舍一己私欲,隻為漢室?
大家下意識的絕對不可能。
可是那被掘開的王侯墓中,已經被董卓給挖空了,不剩半點好處。
除了說曹昂一心為公外,再沒有別的比較合理的解釋。
一時之間。
眾人感慨萬分。
他們這些參與了討董聯盟的,自問多少也算個忠臣。
可是和曹昂一比。
就多少顯得有些不太純粹了。
有些事往往就是這樣。
越是做不到的,就越敬佩能這樣做的人,不愧是天下間盛讚的忠貞死節之士,令人自愧不如。
……
遠在城北的曹昂。
並不知道袁紹等人在如何對他進行誇讚,隻是負手立於一旁,默默的看著手底下的士兵們,在那填土夯實。
陳王劉寵和許靖,則分立他左右。
不得不說。
董卓這家夥動作是真的快。
早知道他會偷挖挖帝陵,掘王墓,沒想到幾個月的時間,都一路挖到鞏縣了,想來洛陽周邊應該被他挖幹淨了。
也不知這黑胖子從中得了多少東西,真該榨一榨他身上的油水。
城北的這幾座王墓不小。
雖然數量不多,但規格都是實打實的王侯之墓,填埋起來還挺費勁。
尤其董卓下令掘墓之時,用的都是最快最省力的暴力開挖法,絲毫不顧及對墓葬的破壞。
這也導致後續修複難度增加不少。
不過越是這樣。
越能顯得曹昂用心良苦,出力甚重,同時作用也更大。
……
曹昂可不是吃飽了撐著,跑來做這事,而是另有目的。
修複王侯公卿墓葬。
這就是荀彧在布條上所獻的計策之一,並表示此事優先度極高。
隻要曹昂這麼做了。
就一定能收獲一批人的好感。
同時也能再一次將他的名聲傳播出去,徹底把他漢室忠良的名頭釘死。
往後誰要敢質疑他忠貞愛國之士的身份,光是把做過的這些事情甩出去,都能把那人的臉給打腫。
倘若功德和名聲能夠實質化的話。
此刻曹昂的背後,就應該是一圈圈的金色光輪,能把人的眼睛閃瞎。
日後他所到之處。
那就不單單是朋友遍地,天下之人往來結交了。
而是聞其名,知其身份者,都會懷揣著尊敬崇拜之意,前來拜見他。
甭管是什麼天下大儒,又或者海內名士,在知道曹昂的這些事跡後,都隻能與他平等論交。
除非他們輩分高。
否則絕不敢仗著身份擺架子。
嘖!
想想都覺得有點帶勁。
……
花費了一整個上午。
在大量士兵的動作下。
總算回填修複的差不多了。
期間一直有各路諸侯群雄前來觀望,在發現曹昂確實是在做實事後,一個個對他交口稱讚。
隻不過當他們表示也要派兵過來幫忙時,曹昂是連忙拒絕。
可不能讓你們分攤了我的名聲!
就是一滴都不能分出去!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