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我的功德和名聲都要形成法相金輪了(2 / 3)

而在各路諸侯之中。

最為凶猛的就得屬孫堅和曹操。

孫堅是知恥而後勇。

在尋回了祖茂,並重整舊部,收攏了近三千人的殘兵之後,孫堅重新具備了可戰之力。

他深刻的記得,自己作為先鋒軍時被打得大敗,從而屈辱萬分的場景。

因而那一役之後的每一戰。

孫堅都打的極為悍勇。

他要以勝利來洗刷恥辱。

至於曹操嘛,此戰他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好兄弟袁紹,出一口惡氣。

再加上曹操本來就是這群聯盟成員之中,相對最為純粹的人。

如此行徑也就不難理解了。

……

此刻鞏縣之中,守軍不過一萬。

又並非成皋關那樣的關城。

麵對含恨而擊的聯軍,在十餘萬大軍的包圍下,被打得節節敗退,幾乎可稱毫無還手之力。

而作為城中守將的樊稠。

這時候隻覺得自己是倒了八輩子大黴,居然被相國派來守這座城池。

就給他這點兵力。

這不是派他送菜嗎?

臨行之前,董卓對他多有吩咐,讓他能拖幾日是幾日。

可照眼下這情形。

他能守住三天,都算用兵如神了。

不是說聯軍各部,打起仗來互有推諉,沒那麼團結的嗎?

怎麼這時候個個都跟吃了藥一樣?

調動起麾下大軍,前赴後繼,簡直就像不要命似的,不計成本的把軍隊往上堆。

這鞏縣縣城還守個屁啊!

兩天,最多兩天。

樊稠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

今天眼看著這座城池還能堅持,明天應該就差不多了,後天必破。

無論情況如何。

他明天晚上就得溜。

走的晚了,就得給這座城池陪葬。

至於相國的大計,還是另請高明吧,後麵不還有呂布呂奉先嗎?

想必以奉先之勇。

應該能多拖延幾日吧?

……

事實證明。

樊稠有點眼力。

城池在第三日上午宣布告破。

先是東城牆被徹底占領,接著城門也被轟開,海量大軍洶湧而入。

在失去了高大城牆的保護之後,城內的殘餘守軍,瞬間就化作了無根的飄萍,隨著海浪翻騰,被徹底碾為齏粉。

除了少部分士兵投降之外。

其餘大部分守軍,在聯軍含恨衝鋒之下,甚至來不及投降,就魂歸地府。

這一戰,殺的是血流成河。

但聯軍上下,沒有任何人感到不適,反倒個個興奮無比。

不過為了照顧袁紹和袁術的情緒。

因此破城當日並未召開酒宴。

隻是給各營將士賞賜了一些酒水和肉食,大家私下裏慶祝一番即可。

而此刻在虎賁營帳中。

曹昂對著明亮的燭火。

在一張布條上書寫著什麼內容,洋洋灑灑,並反複斟酌。

途中接連修改了好幾次。

每一次都是直接放在火上燒掉,重新寫一份,顯然此物十分重要,其中文字容不得有半點差池。

一直忙到半夜。

曹昂才總算寫好。

將此物卷起來,並且用一根細線捆紮好,藏到了衣袖裏麵後,曹昂這才放下心來,為之鬆了一口氣。

這可是他的一份殺手鐧。

關乎到日後的大計方針。

隻要一切能按照他所設想的走下去,那此物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忙活完了這件事之後。

曹昂又從懷裏掏出了另一份布條。

這是荀彧留給他的錦囊妙計。

一路上還沒找到機會用。

不過今日攻破鞏縣縣城時。

沿途中的些許發現,讓曹昂找到了施行的機會,他準備明日就按照上麵說的做,且試試成色再說。

……

第二日一早。

中軍營帳。

袁紹召集各方人馬,準備召開一個短暫的議事,商議一下戰利品的分配。

主要是降兵,以及攻破了縣城之後,所獲得的錢糧物資。

雖然數量並不龐大,但也是一筆可觀的資源,足夠令在場眾人動心。

大家這幾日攻城之戰,都是出了力氣的,有付出自然有回報,此刻論功行賞,瓜分資源,合情合理。

然而眾人齊聚之後。

袁紹卻有些驚訝的發現,少了兩個人,左邊兩個位置是空的。

他不由疑惑的開口道:“陳王殿下和子脩為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