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真正的超預期(1 / 2)

“你都找了哪些人了?”

陳念開口問道。

“很多啊,航院幾個比較優秀的學長學姐我基本都找了,材料、動力、數學統計、物理學院的幾個學長我也聯係了。”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航院的意向比較高。”

“這兩天我已經談成兩個了,拿了三千多塊錢呢。”

三千多!

聽到這個數字,陳念和李想的眼睛同時睜大。

李想驚訝是因為他認為這錢太多了,畢竟在這個時期,普通職工的工資也就一兩千塊錢,而張瑞僅僅是動動嘴皮子,就拿到了幾乎雙倍的收入。

而陳念不一樣,他是覺得,這錢花得太果斷了。

3000塊錢,就能換取一個改變重要人才選擇方向的機會,這買賣還不夠劃算嗎?

對方所圖甚大啊。

可以想象,這兩個所謂“談成了”的候選人在接受了顧問的工作之後,一定會有更多的誘惑擺在他們麵前。

外企、高薪、社會地位。

在這個時代,這三項無論哪一項,隻要一拿出來,都會引來許多人的羨慕。

哪怕隻是金錢攻勢,就足以讓他們淪陷其中了。

而反觀己方這邊,能提供的條件有什麼呢?

要錢沒錢,要前途沒前途。

真的沒有任何競爭力,可以留住這些優秀的人才。

想到這裏,陳念不由得歎了口氣。

像國防科大那種性質的學校還能限製學生出國、限製學生就業,而像西工大這樣的普通大學,對此能有什麼辦法呢?

砸錢砸不過,拚技術也拚不過.......

----除非,給他們畫一個無與倫比的大餅。

並且還是要能迅速實現的那種。

而二十二號項目就是一個契機。

借助這個契機,這樣的畫餅流程也許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直到進入良性循環,用舊餅養新人,徹底截斷人才外流的路徑!

陳念心裏已經有了決斷,他不再搭理仍然在喋喋不休的張瑞,快速解決完晚飯,跟李想告別後,快速回到了陳果的宿舍。

簡單地梳理完手頭的信息,陳念給陳果打去了電話。

而接通後的第一句話,他說的是:

“陳教授,我懷疑有外企正在有預謀地截流我們的航空人才!”

電話那頭的陳果沉默了幾秒,隨後回答道: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也發現了,不隻是航空,還包括其他諸如電子、半導體、能源、信息領域,都有外企在不惜代價地網羅人才。”

“我們其實是做了應對的,但目前我們的應對手段太單一,力度也不夠。”

“總體來說,這不是一個短時間內能解決的問題。”

“你能發現這一點很好,不過說實話,你也做不了什麼.......還是先靜下心來把咱們的二十二號項目做完吧。”

“我要說的就是這個。”

陳念趕忙回答道。

“陳教授,二十二號項目的人員名單定了嗎?現在參與項目的總共有多少人?”

“初步估計大概在50人左右,怎麼了?”

“不夠。”

陳念立刻回答道。

“初期是夠了,我們現在的人員配置是針對與隻做殼子、吹風洞來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