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方程組有廣泛應用,熟知的線性規劃問題即討論對解有一定約束條件的線性方程組問題,在幾何,代數等方麵應用相當廣泛”
上輩子在普林斯頓那邊擔任了十多年的教授並不是白當的。
對於授課,徐川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
對於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混雜的公開課群體,由淺入深,但點到為止,並不完全深入,將最終的深度保持在一個本科生有著朦朧理解,研究生和博士生有著自我啟發地步,是他對於授課知識的把握。
一個小時的公開課很快就過去了,徐川講解,看了眼教室中依舊在奮筆疾書的學生,放下了手中的粉筆。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了。”
為了今天的課堂,南大特意在這間公共教室中布置了兩麵投影儀,以方便後排的學生能更加清晰的看到前麵的黑板與授課內容。
聽到聲音,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們,特別是那些本科生們總算是鬆了口氣。
雖說大學教授差不多一個樣,翻書比翻臉還快,但一節課將一本教材翻了近三分之一的,他們還是頭一次遇到。
從線性方程組開始,到方陣的行列式與逆矩陣,再到矩陣及其初等變換,幾何空間、n維向量與線性方程組
一節課下來,這些本科生感覺自己腦海中已經塞滿了知識。
但讓他們感覺更奇妙的是,盡管講台上的那個人教了這麼多的內容,他們卻並沒有頭暈腦脹接受無能的感覺。
盡管在中後段有不少人開始逐漸跟不上節奏,但有時候徐川的一句話就又能讓他們恍然大悟,就好比原來這裏是跟前麵對應的一樣。
就像是看,當作者埋了一個伏筆,讀者一開始不知道,但當幾十章後聯係起來時,所有人都會恍然明白,原來這裏前麵早就提到過了。
“難怪川神在授課前說,為什麼要講這些基礎性的東西了。”階梯教室中,一名博士生收起記錄下最後一筆的手,沒忍住感歎道:
“《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我早就學完了,一直以為自己學的還不錯,沒想到今天聽了這堂課,才發現裏麵還有很多我沒有學到的東西。”
“包括一些技巧性運用,是我以前從未學過,從未想過的。”
身邊好友點了點頭,讚同道:“和川神相比,之前給我們上代數幾何的教授差太遠了,真的沒法比。”
博士生笑了笑,道:“這怎麼比?一個是菲獎+諾獎得主,另一個就隻是普通的大學教授罷了。”
身邊的好友搖了搖頭,道:“不,我說的不是這個,而是授課的態度,技巧,以及一些其他東西,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
博士生認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他也是從本科生走過來的,而以現在的環境,很多高校的教授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有不少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不少都直接讓自己的助理或者學生來的。
對於這種現象,大部分讀到博士階段的學生都經曆。
而像徐川給他們的感覺卻是完全不一樣。
當然,這或許和今天的課是第一堂有關係,但無論如何,今天他都在這裏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那些技巧,經驗,方法,對知識點的運用與聯想等東西,是在書本上,甚至是其他教授那裏學不到的。
對於這些已經讀到博士生階段研究生來說,他們很清楚,這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