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3 / 3)

無論是從發電成本,亦或者其他方麵來考慮,核聚變才是真正的理想。

隻不過,這份理想一直距離人們太遠太遠,遠到人們用‘永遠的五十年’來形容。

“關於這封信,你們怎麼看?”

等待秦安國和彭鴻禧看完手中的複件後,坐在一旁的老人緩緩開口問道。

沉吟了一下,秦安國果斷的開口說道:“其他的暫且不說,關於徐教授申請的第二批科研資金,用於建設核廢料試驗的,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盡快。”

老人和彭鴻禧院士都點了點頭,兩人都認同這一看法。

畢竟能在今天站在這裏,沒人會是短視的。

核廢料的重新發電,這不僅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華國能源緊缺的問題,還能在國際上為華國帶來更大的話語權。

尤其是在歐洲方麵,能為華國帶來更大的利益。

全世界沒有哪個地區比歐洲更依賴核電了。

比如最大的核電生產國法蘭西,其核能發電量達到了全國總發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剩下的日耳曼、西班牙、瑞典等國家也占比也相當龐大。

因此,這些國家基本都積累了龐大數量的核廢料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而如今,他們手中掌控了關鍵技術,可能以此為交換,從那邊獲取到更多的利益和支持。

三人交流了一下後,老人將目光投向一旁的彭鴻禧院士,接著開口道:“彭院士,聽說你在核能項目中擔任顧問,關於這封信件的中的一些科學技術名詞,能勞煩伱講解一下嗎?”

“或許徐教授已經盡力用簡潔的話語來描述了,但沒有學習過這些東西的我要了解起來的確有些困難。”

對於信件中的一些科技名詞,他有一些理解,但不確定是否真的是這個意思,以及是否能做到。

所以才找來了同是核能領域的院士,也是核能研究項目的顧問彭鴻禧進行谘詢。

對於自己的不足,老人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

人沒有完人,學習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要一直進行的。

彭鴻禧院士連忙點了點頭,開口道:“這也是我接下來想要向您提及的。”

頓了頓,他接著道:“關於這份信件中的一些科技”

古色古香的房間中,彭鴻禧用著沉穩中帶著一些思索的語氣將自己的理解用老人能聽懂的話描述出來。

“.,相比較上一種原子循環技術,接下來的的這種可以吸收輻射粒子的隙帶晶格,其重要性可能更勝一籌。”

頓了頓,彭鴻禧用謹慎的話語接著說道:“因為它不止能運用到可控核聚變技術上,更可能運用到一個我們從未想到過的領域--電磁波隱身,進而推廣到軍事領域!”

聽到這,老人頗感興趣的問道:“怎麼說?”

彭鴻禧理了理思路,接著說道:“因為它能吸收輻射!”

“而目前我們使用的雷達、無論是哪一種,其本質都是電磁波,而電磁波的本質是輻射”

說到這,一旁科學技術蔀的秦安國也反應了過來,脫口而出道:“如果這項技術能運用到塗層材料上的話,我們或許可以製造出一種全新的隱身戰機。”

對麵,彭鴻禧院士點了點頭,接著道:“是的。”

“我之前親自在魔都科學院原子核研究所那邊見證了輻射電能轉換實驗的一部分過程的,毫無疑問,它能吸收利用除去中子輻射之外的大部分輻射。”

“按照道理來說,對於同屬於輻射中一種的電磁波,這項技術應該也有著吸收能力。”

“隻不過目前從未試驗過,我也不清楚它是否真的能做到,如果能,又能做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頓了頓,他接著道:“當然,我也有可能誤解了徐教授真正的意思。”

“畢竟對於核能項目相關的技術,其實我了解並不是很多,我雖然是顧問,但並沒有全麵參與進核能項目的工作去。”

“如果您想要真正的了解,我還是建議您找找徐教授問問。”